刘先生患上糖尿病一年多了,听说糖尿病人要“清淡饮食”,他就自作主张,开始了调整饮食习惯。他每天几乎不吃肉,只吃些杂粮、米面、豆子、蔬菜。通过严格忌口,空腹基本6mmol/L以下,餐后8mmol/L以下。他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治疗糖尿病的新途径,这也坚定了他通过饮食控制血糖的信心。
但今年9月开始,刘先生的血糖逐渐升高,空腹7-9mmol/L,餐后10-12mmol/L,而且体力变差,消瘦,总感觉疲劳乏力,脑袋昏沉,经常感冒。他这才意识到,他自己自创的清淡饮食疗法,或许是错误而且对身体有害的。
针对刘先生这个情况,我们首先要明白,“清淡饮食”指的是口味清淡,少放油、盐、糖、酱油等调味品,而不是不能吃荤。鱼、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属于“优质蛋白质”,对身体有莫大的好处!
首先,蛋白质对平稳血糖和改善病情非常关键,促进肠促胰素分泌,增加自身胰岛素分泌量,更好控制餐后血糖。
其次,增加肌肉量,肌肉是天然的“储糖罐”。肌肉越多,存储在肌肉的糖越多,剩余在血液里的糖就越少,血糖值就更低。多吃优质蛋白能让身体保持肌肉量,自身控糖能力也更强。而且。蛋白质能增加饱腹感,食物在消化道停留时间越久,吸收越慢
升糖相对也慢,也越能扛饿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的食物更有饱腹感。
最后,蛋白质是细胞进行自我修复的必备成分,是免疫细胞的主力*。只有补充适量蛋白质,才能增强免疫力,更好预防、延缓并发症。
像糖友刘先生那样,只吃粗粮、蔬菜,一开始血糖确实会下降,但时间久了,身体长期缺乏营养,不仅肌肉量减少,越来越瘦,血糖也不降反升,免疫力变差,身体也会垮掉。糖尿病病人由于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不足,蛋白质的消耗增加,合成减少,
糖尿病病人的蛋白质需要量大于正常人,正常体重,成人每天蛋白质建议50-80g。但还是要提个醒,肉类含热量及脂肪比较多,过量进食,对于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不利。
建议:每餐蛋白质摄入量,食物生重,大小同掌心大小,厚度同掌心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