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上,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
不仅抑郁症状会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甚至还有比抑郁症更可怕的影响因素——孤独!
由于感到孤独而产生的所谓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人们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持续升高,这两种激素均可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中起作用。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那么一瞬间,突然觉得自己像在一个孤岛上,坐了三万年。”
你是在哪个瞬间感觉自己很孤独的?
一、43%的60岁以上人群感到孤独
研究指出,即便在疫情之前,60岁以上的人群中,感到孤独者比例已经高达43%。
老年孤独是老年人被疏远、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一种情绪体验。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疾病,多从就医服药、滋补保健着手,而易忽略心理致病的因素……
有一份老年人与保健品的调查显示:
亲子关系与老年人非理性消费保健品关系较大。
自述与子女非常亲近的老年人中,此比例为27.8%;
自述与子女关系比较或非常疏远的,此比例均达%。
其实从这个调查来看,就不难猜出天天曝光的高价无效保健品为什么会受老年人的欢迎?
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产品,而是他们那份『亲情式』的销售,有人与他们聊天,有人来陪他们……
特别是患有糖尿病的老年人,需要承受终生患病、反复血糖检测、长期胰岛素注射、食物限制、严重并发症等造成的长期压力,容易出现心理障碍。
你的心理出现问题了吗?来测测
心理疾病测试问卷这份问卷一共有20道题构成,请根据最近一周,包括今天的感觉,给出分数,然后计算你的每一项得分相加,得出总分数。
0=没有,1=偶尔有,2=有时有,3=经常有,4=总是有。
题目:
1.我感觉全身没有一点力气。
2.我觉得讲话的声音变得有气无力,闲话少多了。
3.我晚上睡眠时间总的说比往常少多了。
4.我什么事情都不想干。
5.我感到不高兴、愉快、不痛快。
6.我感到心里难受或心里不舒服。
7.我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没意思。
8.我感到紧张不安。
9.我不想吃东西。
10.我觉得比平时瘦多了。
11.我真希望自己哪天突然死去。
12.小事我也感到非常着急。
13.遇到一点小事我就感到烦恼。
14.我感到在生活中自己是个弱者。
15.我感到人活着没有什么意思。
16.我感到心慌。
17.我对异性毫无兴趣。
18.我觉得太笨,样样不如别人。
19.我变得做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
20.我想自己去死。
解析:
正常人16分;轻度16-35分;中度36-45分;重度45分。
二、糖友容易出现这些心理障碍
·焦虑
这类人群往往表现焦虑、紧张、苦闷、恐惧,常常伴有心悸、多汗、脉速、坐立不安等,糖友的焦虑情绪会影响血糖的恢复,但与血糖的高低并不成正比。
·抑郁
抑郁状态在糖友中是最常见的,表现为情绪的低沉、悲观、消极等。
国内研究表明,糖友中具有明显抑郁情绪的就有29%。
·抑郁伴焦虑
抑郁同时常伴有明显的焦虑,这可能是这类糖友自杀观念较强的一个原因。
焦虑和抑郁两种状态往往相互混杂、交织出现。
·神经衰弱综合征
一些糖友还常常伴随神经衰弱综合征,表现为疲乏、无力、失眠、烦闷等。
甚至有些糖友会出现疑病、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力减退等表现。
三、糖友们需要清楚的5大心理疗法
01认知疗法
主动了解糖尿病的临床特点、诱发原因、病程转归和治疗要点等,同时学习如何自我管理和防治疾病的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02非指导性疗法
正确对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钻牛角尖,不患得患失,对待疾病有“既来之则安之”的良好心理状态。
03精神宣泄法
通过向亲人或朋友倾诉、赋诗作文、歌唱、哭泣、放声大喊等各种方式释放心中的大喜大悲,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04兴趣怡情法
糖友可根据自己的爱好,或奋笔挥毫,或泼墨丹青,或弈棋对垒,或结伴旅游,或饲养宠物,通过各种兴趣爱好调节生活,陶冶性情,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
05音乐疗法
研究发现,音乐具有明显改善病人情绪,消除外界应激所导致的精神紧张,调节内分泌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因此,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音乐,可以从中找到心理认同与升华,获得健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