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没有它,人类或许在远古
TUhjnbcbe - 2022/12/27 18:57:00
合肥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80306/6084191.html

其实很多人都对糖尿病有误解,有人说,它是高品质生活的必然产物,属于“富贵病”的一种。可是在年,埃伯斯却发现了一本写在纸莎草上的古埃及医书,经考证,这本医书创作于公元前年,其上记载的一种“多饮多尿”的疾病,便是最早的糖尿病。

当时,医生注意到患者的尿液会吸引大量的蚂蚁和苍蝇,经检测,他们发现尿液中的含糖量很高。此外,隋代的《古今录验方》中也出现了“小便至甜”4个字,到了唐代,药王孙思邈还提出一种治疗糖尿病的饮食疗法,与现代医学观点不谋而合。事实上,自人类诞生以来,疾病始终如影随形,一种疾病消失,紧接着就会出现另一种疾病,且更加难以治愈。糖尿病已经出现几千年了,因此而死的人不计其数,可是,强如扁鹊、李时珍、张仲景等神医,也无法彻底治愈,这究竟是何原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糖尿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直至今天,也有近一半人口处于前期症状,只是没有病发罢了。若要追溯糖尿病起源,则不得不说人类早期文明,考古学家对比了以采集狩猎为生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和从事原始农业的新石器时代人类的骨骼,结果发现,人类的身体出现了严重退化,除了脑容量下降外,还伴随发育不良、缺钙、龋齿等症状。其实在采集狩猎时代,人类可选择的食物十分丰富:各种各样的肉类、野果、以及野生植物,它们保证了脂肪、纤维素与碳水化合物的摄取,使人类免于疾病困扰。

老一辈人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其实古人的饮食结构十分完善,为了填饱肚子,并保持高强度的活动状态,他们势必不能依靠单一的作物。然而,当人类进入农耕时代以后,小麦、稻米、玉米、马铃薯等植物却逐渐占了上风,人类的“食物清单”被规范化,数千年来一直没什么改变。再往后,则是动植物的大规模培育和繁殖,那些未被驯化的生物不是相继灭绝,就是沦为濒危物种,最后不得不隐匿于大自然中。

糖尿病的本质是血糖升高,而血糖升高的原因,除了胰岛功能受损,再就是食物匮乏。大约在1.2万年前,全球进入冰河期,很多生物因无法适应低温环境相继灭绝,虽说人类受到的冲击不大,但食物来源的减少,难免会带来一些影响。农耕时代也是一样,农作物产量极易受环境影响,干旱、洪涝、严寒都会造成“颗粒无收”的可怕后果。为了活下去,人类只能利用血糖调节自身——吃上一点食物,就可以迅速增加血糖含量。

其实道理很简单,血糖可以保持一个人的体能,食物减少后,体能就会下降,也就没有力气劳作、捕猎,从而陷入恶性循环。无奈之下,人类只好做出改变,以便能快速将食物转化为血糖,这便是进化的标志之一。近代以前,饥饿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吃饱饭”已经成了几代人的共同心愿,他们不敢奢求吃的东西有多好,或者多有营养,只要能填饱肚子就心满意足了。然而到了现代,人类再也不用因食物而发愁了,尽管在食物种类上,古今并无多大差别,可是人类的体质,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改变。

换句话说,正常摄入营养也必然导致过剩,这是因为人类的身体结构,早已适应了“饥饿”时的血糖转化模式。此外,科学家发现胎儿时期的饥荒与成年后的高血糖风险具有明显相关性,这一发现正好解释了为何中国人的身材没有美国人胖,却拥有更高糖尿病发病率的原因。说白了,若没有现代的糖尿病,也许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消失了,这是自我调节、适者生存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为什么会得糖尿病没有它,人类或许在远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