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目前的医疗手段来讲,糖尿病尚属不可治愈的疾病,因此,很多人在被扣上“糖尿病”的帽子后,会背负上沉重的心理负担,极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有些患者会形容被确诊糖尿病后的生活,仿佛一下子陷入深渊,看不到希望,甚至出现心理问题。
患病确实是一件容易让人悲观的事情,但是事既已出,只能摆正心态,积极面对。
1.对疾病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糖尿病虽说是不可治愈,但绝对是有药可医,并且选择多样化。早期、规律地采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可极大的延缓疾病的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其生活质量也不会受到过多的限制。
2.心理问题自然是要心理疏导。所有的负面情绪都需要找一个发泄口,学会自我疏导,转移注意力。要知道,人生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完全可以出门旅旅游、看看书、学一项新技能、跳跳广场舞、打打太极拳等,疾病并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对待糖尿病,我们需要在治疗方面严肃认真,但在心理上要对其蔑视。还有就是可以找家人或亲近的朋友,甚至是心理咨询师去倾诉,人难免会钻牛角尖,当我们被困其中不得法门之时,找到个合适的“心灵导师”开导一下,生活也会豁然开朗。
3.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心理问题严重时,靠单纯的心理疏导或其他物理疗法已无法奏效,这时辅以必要的心理治疗药物,也未尝不可。
积极面对吧,不要试着逃避,因为逃避的结果只会让事情更加糟糕。不积极治疗,病情只能向消极方向发展,有些避无可避的事情,除了勇敢面对,我们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