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底,世界顶级药企福泰制药(Vertex)发布了关于同种异体干细胞疗法VX-治疗I型糖尿病的最新临床实验数据,在接受VX-治疗的第90天,患者的胰岛素生成功能恢复,每日胰岛素需求量减少91%,同时血糖控制得到显著改善,耐受性良好,这是首次证明干细胞疗法可以恢复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细胞功能。
Vertex宣布第1/2期临床试验中第一位患者的数据
年4月13日,国际知名医学期刊《NatureMedicine》刊发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的最新研究结果,揭示了关于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的实验进展及研究成果。
4月13日晚,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我国干细胞制备技术重要突破,北京大学邓宏魁教授团队,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使用化学小分子改变人类体细胞,获得新一代的干细胞制备技术,未来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重症肝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
这一系列临床研究成果重燃了人们对于干细胞疗法的期望,面对如今没有一款干细胞疗法获FDA批准的现状,中国干细胞技术能否在干细胞领域拔得头筹?干细胞疗法又能否真正为人类所用,造福更多患者呢?
带着光环“出生”—承载无限希望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主要来源于脐带血、骨髓、外周血、胚胎及牙髓等,可以进一步分化成为多种类型的细胞,构成机体各种复杂的组织和器官。
从年,造血干细胞被应用于第一例骨髓移植手术开始,干细胞医疗技术应用便开始快速发展,
年,美国科学家发现了可以分离、在体外培养的人类胚胎干细胞(ES),但伦理问题一度受到质疑,
年,干细胞疗法因其光明治疗前景被Science列为当年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随后在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山中伸弥首次通过基因技术得到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不仅有望避开伦理问题,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
自此,干细胞逐步成为了生物医学领域的一大热点,无数国内外的科学家争先恐后地在医学各个领域研究干细胞的生理机制和应用前景。
干细胞疗法简单示意图
目前,干细胞被分为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以及iPS干细胞。其中,胚胎干细胞来源于早期胚胎,具有很强的增值能力、分化能力,但是面临着一系列伦理问题,各国*府对相关研究的规定和*策一直起起伏伏。此外,来源于异体会产生很大的排异反应,细胞系在传代培养的过程中有些形状会发生改变。
成人干细胞较为容易获取,不存在伦理问题,也不存在组织相容性,理论上致瘤风险很低。只是,成体干细胞的分离和体外培养目前尚未全部解决,在一些遗传缺陷疾病中,遗传错误可能会出现在病人中,这样的干细胞并不适合移植。
而自iPS干细胞发现以来,由于其在干细胞中独特的优势,使其立刻成为干细胞领域研究的热点。基因重编后产生的iPS干细胞虽然避免了伦理学问题,也不存在组织相容性问题,但重编效率低下并且存在诱导突变的可能,依然是困扰着科学家的难题。
从现状来看,干细胞治疗技术并不成熟,但是由于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多向分化潜能和高度增殖能力等多种生物学特性,被人们寄予了极高的治疗期望,已经在代谢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脑神经疾病、神经变性疾病、恶性肿瘤、消化器官疾病等多个疾病领域启动了临床研究。
乱象丛生—无序的“造神运动”
干细胞的“万能”虽然驱动了科研界与医药界对其孜孜不倦的研究,但是却也成为了不良商家与企业赚钱的噱头。曾经在国内,“10万元一针干细胞注射”的骗局、医院到美容院、小诊所所谓干细胞治疗中心的泛滥,都让人们对干细胞疗法失去了信心。
国际顶刊《自然》曾经两次报道中国的干细胞乱象,在中国卫生部加大力度禁止临床使用未经批准的干细胞治疗三个月后,其一项调查显示,国内的一些企业或者诊所仍在向患者收取数千美元的治疗费用,这些诊所在网站推广治疗帕金森病、糖尿病和自闭症等严重疾病,并吸引数以千计的海外医疗游客。
D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