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年纪轻轻,我怎么就得了糖尿病
TUhjnbcbe - 2022/10/10 9:49:00
北京皮肤病最好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52392.html

年7月10日,是秦林确诊为二型糖尿病的日子,对于一名16岁的少年而言,这是残酷的一天,意味着他未来的人生都将与血糖开启长跑竞赛。

患糖尿病的第一年里,他的血糖值曾超过了家用测糖仪的最高值27.8mmol/L,险些发生酮症酸中*。从此,生活尽可能地过得规律又克制,每一天严格计算着热量,每一餐拿着电子秤精确到克,测试仪里的高波点成了青春里跳动得最紧张的“脉搏”。

最低一次空腹血糖达到了7mmol/L,本以为会获得喜悦的他,只有满满的疲劳感,如此努力才能达到这个数值,接下来的一生,都要活得这么辛苦才能配得上平凡人生吗?

失落之余,所有的人都在告诉他,中国有1.14亿的糖尿病人,与绝症相比,不算大病,正常情况下,只要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就能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生命质量。

年全球20-79岁糖尿病人数最多的前

秦林接受着这些道理,在人前,他乐观豁达,懂事地活着。只是在深夜里,内心的隐藏与脆弱依旧会偷偷爬上心头。

“血糖不稳定时,每天扎三次的手指满是针眼,手拿杯子都会感到痛,伤口愈合得比普通人慢,旧的针眼还没消失,又得扎新眼。”

“体重要稳定在60~62kg,午餐g,晚餐80g。”

“割个包皮,别人只用一周就恢复,我用了整整一个月!”

……

正在验血糖的糖尿病患者。/originoo

再想到其他糖尿病患者写下的那句——它既没有让你撕心裂肺死去活来,却也不能让你舒舒服服无所顾忌地活着,你所有的痛苦都不足与外人道也。他都会因感同身受而红了眼眶,因没人明白自己的苦楚和艰辛而默默流泪。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数据,在年,青壮年人群(20-39岁)中有大约有万的2型糖尿病患者,占成年人糖尿病的13%。

年不同性别和年龄的糖尿病患病率。

曾经,糖尿病被称为老年病,距离年轻人很远。可随着作息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糖尿病日渐年轻化,这些和秦林一样,年纪轻轻就患上糖尿病的人,在最该享受青春的年纪,他们又过着怎样的克制人生?

结婚是道坎,我可能跨不过去

“有些人死了,他却活着,有些人活着,他永远地死了!”

年10月6日,在老潘第N次拒绝相亲后,老潘朋友忍不住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来形容他的“惨淡”人生。

32岁的老潘是云南解化厂的一名在编消防员,也是朋友眼中不折不扣的铁块肌肉男,特爷们。可唯独在爱情上,连相亲都不敢去,怂得总遭朋友嘲笑。

“至于吗?不就是个糖尿病吗?不是绝症,也不会传染。为啥就不敢追求爱情了。”这样的话,老潘听了无数次。

可朋友不知道,从25岁发现糖尿病后,老潘在好几次相亲中,他看上的女孩子都会因为他有糖尿病就望而却步。

女方表示老潘各方面都很好,要是没有糖尿病就完美了。但只要考虑到万一以后血糖控制不好,老了容易出现一堆并发症,其次,糖尿病有遗传因素,害怕孩子将来也会得糖尿病,一家有两个糖尿病人,经济负担也很重,纷纷打起了退堂鼓。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

女方的种种顾虑造成了老潘的心里阴影,他害怕再次面对这些问题带来的伤害,拒绝相亲,成了老潘保留尊严的“遮羞布”。同时,他内心也默默地认为,结婚可能会坑了对方,因此,他在心里把自己的婚姻埋葬了!

像老潘这种认为糖尿病是婚姻或爱情绊脚石的人并不占少数。在网上一搜,糖尿病、结婚等关键字,就会出现《如果男朋友有糖尿病,你还会和他结婚吗?》《对象有糖尿病,要分手吗?》《女朋友有糖尿病,可以生育吗?》……

这些想法让从医近30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郑欣感到震惊,她对39深呼吸表示,看来,糖尿病的科普宣传工作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治愈,但是可防可控,生活方式的影响远大于遗传倾向,她父、母都是年过80的糖尿病患者,而她至今也没有糖尿病。

郑医生强调,不要过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纪轻轻,我怎么就得了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