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包括五个方面:第一,了解糖尿病知识,加强自我管理。第二,饮食管理。第三,适当活动。第四,降糖药物治疗。第五,胰岛素治疗。其中糖尿病人的自我管理在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划重点:到底有什么好方法进行自我管理呢?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别着急,老姨为您支支招。
01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
了解基本的糖尿病防治知识,认识什么是糖尿病,危害是什么,并发症有哪些。知道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不可根治的代谢性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需要患者长期与病魔作斗争,单靠医生的治疗难以有效控制糖尿病的发展,需要综合治疗和长期的坚持才能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主要症状是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血糖升高。
常见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眼病、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变。
02自我血糖监测
自我血糖监测是达到血糖控制目标的主要措施,糖尿病人一定要学会自我监测。
血糖监测时间:餐前监测,餐后2小时,睡前(适合注射胰岛素病人)。出现头晕、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如果有明显血糖过高,医院测空腹血糖。
03正确注射胰岛素
胰岛素注射是治疗糖尿病常用手段,注射方法正确不正确,直接关系到胰岛素的治疗效果,所以,糖尿病人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常用部位为腹部、上臂外侧、大腿外侧、臀部。腹部注射注意避开肚脐周围5厘米的范围内。注意更换注射部位,一个月内避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本次注射点应距上次注射部位间隔1cm以上。注射时间遵照医生嘱咐执行,推药时速度不要过快,注射完毕停留5--10秒再拔出针头,防止药液外溢,影响胰岛素效果。注射部位一定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皮肤。每次注射都应更换注射针头。
04提高依从能力
糖尿病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时间长了容易产生麻痹松懈的思想。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执行,不能随便自行停药或者更改剂量和剂型。每天按时足量用药。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规范性。
05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
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两方面在上篇文中做过介绍,这里就不重复了,需要的朋友可以查询。简单总结就是:少吃点,多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