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人患上了糖尿病。可是,您知道吗?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所引起的并发症,尤其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的可导致失明。接下来,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今年42岁的牛先生,因为最近视力严重下降来医院,令他没想到的是,视力严重下降的原因却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据了解,牛先生患糖尿病10多年,而这期间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糖尿病治疗。
山西晋城人牛先生
我得这糖尿病是16年了,一直到了年底的时候,就是突然视线模糊,看不清路也看不清了,对面如果有人的话,就是一米左右,就看不清人,这样的话严重就影响生活了
医生告诉记者说,每周门诊都要接触大量像牛先生这样,急需手术挽救残余视力的糖尿病患者,最年轻的只有20多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
医院眼科所*总支书记赵东卿
糖尿病它可以造成全身很多器官的危害,包括糖尿病对心脏的危害,糖尿病的肾脏危害,包括糖尿病足等等,但是对眼科最大的危害就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现在据国家有关方面的统计,糖尿病的病人发病率占全体人口的10%左右,这10%中间,大概又有30%的人,会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一种可防不可治的致盲性眼病,它和老年*斑变性、高度近视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三大致盲因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和年轻化趋势,门诊接待的40至55岁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已占到了60%。
医院眼科所*总支书记赵东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它是一个慢性的进展的过程,它没有波及到*斑部或者没有出血的话,病人往往会感觉不到,其实这个时候眼底已经发生了非常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的早期的病变,所以应该通过检查,通过糖尿病的筛查,主要是发现一些早期的视网膜病变,因为到晚期,往往导致病人双眼的视功能丧失(失明)
其实,如果患者能在糖尿病确诊时,就接受眼健康检查,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迹象,立即进行激光治疗,完全可以保住正常视力,终生避免致盲。
医院眼科所*总支书记赵东卿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在于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通过筛查可以发现一批早期的视网膜病变,我们筛查出来以后我们要进行适当的一些医疗干预,防止其他进一步的发生,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如果不进行及早的干预,这个病人往往会导致双眼的视网膜脱离,甚至眼底的一些严重的病变,导致双眼失明
另外专家还提醒,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如果没有视力下降的症状,但并不代表没有病变,要想早发现,医院接受检查。
医院眼科所*总支书记赵东卿
建议大家如果一旦得了糖尿病或者一旦确诊,医院进行复查,特别是眼底的复查,一般情况下建议半年到一年左右,来医院进行一个眼底方面的一些详细检查,并记录在案,同时了,如果发现早期病变,要及时的进行治疗
据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一亿,其中30%患者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类患者早期诊断率很低,如果病变发生视力逐步减退,容易导致失明等严重不良后果。不过现在好消息来了,人工智能眼科机器人医生,一起去看看他有什么神奇的。
6月15日,一场不一样的较量医院会议室进行。比赛的一方,是十几名青年医生;另一方,则是嵩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机器人(以下简称嵩岳)。由医院参与自主研发的“嵩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机器人”,与一些眼科医生正式上演了“人机大战”!
医院副院长金学民
好,我现在宣布比赛结果,通过对十张片子的图片呢,机器人用时38秒,人的用时3到5分钟,平均3.5分钟
机器人胜利
这样的速度,出乎意料的快,机器人的发明者金学民院长告诉记者,嵩岳的诊断,是建立在对7万张眼底照片,余万标注病灶深度学习的基础上。现场10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像片,38秒就做完诊断。
医院副院长金学民
从年底,医院呢,有十个医生参与了这个AI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的研究我们历时一年半,阅读了7万张片子,标注了万数据,在这个基础上,机器进行了深度学习,来开发了这个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人工智能诊断的软件
其实,在这次较量前,他们还进行了面向全国眼科医生的公开擂台赛。那么全国大赛,人机大战的胜负如何呢?
医院副院长金学民
有23个省辖市,个医生,参加了这个比赛,有两名医生,超过了机器人,那么就是说机器人排名第三,如果从阅片速度上来讲,我们的人是远远比不过机器人的(我们的评判)标准是,一个是阅片时间,另外一个阅片的准确率,把这两个有机结合起来,来做为一个评判,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结果,机器人排名第三,我们机器人准确率应该在92%点几,那么人的(准确率)是从百分之五十几到百分之九十六七
随着科技的进步,由医院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嵩岳”,这个国际首个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机器人医生,今后将为更多患者提供精准快捷诊疗服务。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长雷博
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呢,美国在今年的5月11号,美国的FDA通过了这一款机器人,这款机器人主要对病人进行两级的分配,第一级呢就是要看大夫,或者说不用看大夫,只有这两个分级,我们这个机器人呢,在这个基础上又进一步,它可以对糖网的四级或者五级进行具体的分类,这样的话我们给病人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那么另外一个,我觉得我们这个对病灶进行了标注,这样的话,就方便医生,和病人就知道,是哪个地方有病?进行这方面的具体的标注,我们是国际上第一个
在医院,两个“嵩岳”医生已经在科室被患者熟练的操作使用,“嵩岳”医生除了诊断速度快,患者还可以通过机器人打印片子,并普及相关的医疗知识。
“嵩岳”医生是一个很好的辅助诊断助手,不仅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快速的诊断,还可以解决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眼科医生短缺以及诊断经验不足等问题。对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并防止其导致失明具有重大意义。
医院副院长金学民
除了我们能更快速的准确糖尿病之外,有很多门诊患者,医院来看,从我挂号到看完医生,可能一般来说,快速的,你不排队的情况下,可能也要一个小时左右,而机器人呢,不管是在郑州市,或者是在县里边,或者是在社区里面拍个照片,几秒钟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有了机器人就可以明显弥补我们眼科医生不足的问题,可以更好的为基层的,为偏远的地区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作为嵩岳的主要研发者之一,雷博教授说,嵩岳还需要不断学习,比如有的影像片上还有病灶,但是嵩岳没有标注出来。
河南省眼科研究所副所长雷博
我们就是想下一步第一就是进行扩展病种,因为我们现在只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做的比较准以后要慢慢的扩展到更多的眼病,这样更多的病人就可以受益,第二个呢,我们医院的这些互联智慧分级诊疗这个网络系统呢,把这项医院,这样的话也是我们做这项研究的初衷,初衷就是为更多的边远的地区一些医学不发达的地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