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余杨桂先生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辨证论治
余杨桂先生认为在血糖控制的基础上,根据局部及全身辨证,早期以中药治疗可以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程发展,改善患者的视功能,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后期以视网膜激光光凝配合中药内服,能有效促进视网膜病理产物的吸收。同时认为,阴虚燥热,脾虚气弱,阴损及阳,目失所养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基本病机;脾虚气弱,因虚致瘀,目窍闭阻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则为其证候特点。
滋肾健脾化瘀方(药物组成:山茱萸、*芪、蕤仁、三七、大*、葛根、生地*、乳香、山楂),是余杨桂多年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经验所得。方中山茱萸、蕤仁、生地*补肝肾、滋阴;*芪、葛根益气健脾升阳;三七、乳香、大*、山楂活血止血,化瘀通络。诸药相伍,共奏益气养阴、化瘀散结之功,用于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对气阴两虚患者的临床研究表明,中药能改善糖、脂代谢及血液高黏状态,改善微循环,加速视网膜光凝术后患者视网膜出血、渗出及水肿的吸收。
二、孔嗣伯先生辨证论治糖尿病眼病经验
孔嗣伯先生认为目为清窍,通过经络与脏腑相连,目窍功能正常说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调和。相对而言,目窍的任何病变,都是因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失调所致。因此,对眼病的辨证论治必须立足整体,不可只局限于眼科局部。
病案举例:某女,61岁。初诊:年7月4日。主诉:双眼视力下降2年余。病史:近两年视力下降明显,视物模糊,如有物遮挡,晨起明显,秋季加重,双目干涩,有肿胀感,伴头晕目眩。于外院检查双眼有轻度白内障,吸墨试验左眼:5mm,右眼:5mm,诊断为干眼症。予人工泪液治疗效果不明显,病情日益加重。现纳少,乏力,入睡困难,二便尚可。舌绛,苔薄白,脉弦。检查:右眼矫正视力:0.6,左眼矫正视力:0.8。右眼前节晶状体皮质周边轻度混浊,余无异常。双眼底:视盘边清色可,C/D≈0.3,*斑中心凹反光消失。既往:年发现糖尿病,现服用格列喹酮,血糖控制稳定,余(-)。诊断:右眼轻度白内障、双眼干眼症。治法:平肝益肾,和血明目。处方:生石膏30g(先下),石决明30g(先下),磁石15g(先下),蚕砂10g,白蒺藜15g,谷精草10g,木贼草10g,炒杜仲10g,焦山栀6g,首乌藤30g,荷叶10g,丹参10g,川芎5g,炒*柏10g,密蒙花10g,琥珀3g(包先下),羚羊角粉1.2g(冲)。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年7月25日复诊。服药后诸症好转,视物模糊改善,头晕目眩发作时间变短,头沉重感,汗出后好转,仍感乏力,纳可,大便可,舌绛苔薄白,脉弦。处方:石决明30g(先下),磁石15g(先下),琥珀3g(包先下),瓜蒌皮15g,川郁金10g,淮小麦30g,焦栀子6g,白蒺藜15g,合欢花10g,首乌藤30g,玫瑰花10g,旋覆花10g(包),生赭石10g,小青皮6g,焦神曲10g,桑寄生30g,生滑石15g,炒*柏10g,生石膏30g(先下),羚羊角粉1.2g(冲)。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年8月22日三诊。服药后病情平稳,偶有视物模糊、头晕目眩,略有口干渴,无多饮,纳可,汗多,大便调,舌绛苔薄白,脉弦。查眼:右眼矫正视力:0.8,左眼矫正视力:0.8。眼底同前。处方:石决明30g(先下),磁石10g(先下),生石膏15g(先下),川郁金10g,白蒺藜15g,焦栀子6g,炒*芩6g,炒川柏10g,合欢花15g,丹参10g,莲子心6g,川牛膝10g,熟地*10g,焦神曲6g,泽泻10g,焦枣仁15g,杭菊花10g,荷叶10g,琥珀3g(包,先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后在此方基础上调整用药,2个月后患者主诉眼部症状基本缓解,复查泪液试验双眼提高到8mm,根据病人体质,守方有所进退,酌加补肾之品方获全功。
三、施今墨的治疗经验
施今墨治疗糖尿病白内障、高血压的典型病例介绍如下:某男,68岁,糖尿病史40多年。多年来求治各地,遍访名医,均诊断为糖尿病,时好时重,迄未根除。近年来血压增高,又患白内障。视物不清,大便干燥。脉象弦沉,舌质黯苔白。辨证施治:糖尿病日久,多有血压增高,属阴亏阳亢,肝肾阴亏,久则伤目,脉象弦沉,本元虚损已显,病久年高,拟宣明*芪汤加味:紫河车60g,谷精草30g,台*参60g,绵*芪30g,淡苁蓉60g,何首乌、白蒺藜各60g,生地*60g,晚蚕砂60g,川牛膝30g,火麻仁60g,炒枳壳30g,杭菊花60g,郁李仁30g,寸麦冬、天冬各30g,杭白芍60g,磁朱丸30g,干石斛60g,东白薇30g,五味子30g,野白术30g。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滑石为衣,梧桐子大。早、晚各服9g,白开水送服。二诊:前药连服3个月,屡检尿糖,均阴性。血压也趋正常,唯视物常觉模糊。再用下方治之:鹿胎膏30g、甘枸杞60g、紫河车60g、谷精草60g、生*芪30g、淡苁蓉60g、白蒺藜60g、决明子60g、大生地60g、杭菊花30g、葳蕤仁60g、寸麦冬30g、杭白芍60g、磁朱丸30g、干石斛60g、全当归30g。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滑石为衣,梧桐子大。早、晚各服10g,白开水送服。
按语:本例糖尿病病史极长,下元虚损至极,故血压高、便秘、糖尿病白内障视物模糊诸症均现,施氏以丸药滋肾养肝,调潜浮阳,服药3个月,不但尿糖全消,大便通畅,血压也平,再进丸药3个月,尽收全功。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李昌祁、霍立光、张永昌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6。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参考学习,不做用药指导,请勿以身试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附:糖尿病足外用方
01、邓铁涛拂痛外洗方治疗糖尿病足
药物组成:生川乌12g,吴茱萸、艾叶、海桐皮各15g,川断、独活、羌活、防风各10g,川红花、当归尾、荆芥各6g,细辛5g,生葱4条(全株洗净)切碎,米酒、米醋各30g。
功效:活血,通络,生新。
用法:
1.熏洗法:适用于糖尿病足0级(指无开放性病变,但有明显供血不足)。将药液煎成ml,分两次,每次用ml,药液不重复使用,测药液温度40℃,浸洗患足及下肢20分钟。水温下降时,可随时加温,使药液保持温度。每天2次。根据病情需要,药汤可浸到踝关节或膝关节以上部位。
2.湿敷法:适用于有开放性伤口,需要避开伤口者。用消*纱布7~8层或干净软布数层蘸药汤,趁热摊敷在患处,注意不要烫伤,另用一块消*纱布不断地蘸药汤淋渍患处,持续淋渍20分钟。
病案:曹某,男,50岁,司机。患2型糖尿病,双下肢麻木疼痛1个月,每晚痛如火烧,不能入睡。诊断为糖尿病足0级,皮肤无开放性伤口。用拂痛外洗方药液浸泡治疗,连续30天,配合内服益气化瘀祛湿的中药,疼痛消失,行走自如。此后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控制血糖、血脂在正常范围之内,随访两年未复发。
02、程益春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足
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法
此法用于糖尿病足的早期。主要表现为患肢发凉、麻木疼痛,痛有定处,如针刺,足部皮肤色黯红或紫斑,或间歇性跛行。舌质黯,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或涩。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为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川牛膝、地龙、水蛭、苏木、路路通、鸡血藤等。痛甚者,加全蝎、蜈蚣。
二、活血化瘀、滋阴清热法
此法用于消渴日久,相火亢盛,邪热旺盛者。症见患肢疼痛,昼轻夜重,痛如针刺,腰酸耳鸣,五心烦热,重则烦躁易怒,局部红肿热痛,肢端坏疽或足耻溃烂、疼痛剧烈,舌红少苔,脉细弦或数。方选四物汤合知柏地*汤及四妙勇安汤加减。常用药物为生地*、川芎、赤芍、白芍、当归、牡丹皮、知母、*柏、山茱萸、玄参、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地龙、甘草。大便秘结,加熟大*;肿甚,加皂角刺;痛甚,加蜈蚣;阴虚口渴、低热,加天花粉、地骨皮。
三、活血化瘀、清利湿*法
此法用于湿热内蕴、热*聚结、气血壅滞者。主要表现为患肢皮肤黯红胀痛,趺阳脉搏动消失,足端紫红,皮肤起水疱,重者足趾溃烂,脓液*稠,舌质黯红,苔*腻,脉滑数,常伴有发热、口渴、便秘、尿*浊等症。方选大*?虫丸合三妙散及五味消*饮加减。主要方药为桃仁、川芎、赤芍、水蛭、*柏、苍术、川牛膝、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连、马齿苋、车前子、白芷等。苔腻明显,加佩兰叶;瘀血证重者,加三棱、莪术。
四、活血通络、温阳散寒法
用于消渴日久,阴虚及阳,阳气耗损,阴寒内生,血因寒而凝,阳气不达四末者。症见患肢冷痛,夜间尤甚,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局部皮肤苍白,触之冰凉,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迟而细。治疗方剂以补阳还五汤合阳和汤加减。主要药物为生*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苏木、熟地*、鹿角胶、肉桂、白芥子、路路通等。下肢逆冷、皮肤青紫,加制附子、川牛膝;下肢紫黯,则选用鸡血藤、水蛭;痛重,加全蝎、蜈蚣;气虚重者,加*参或人参;寒凝痛甚,加用制川乌、细辛。
五、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法
此法用于消渴日久,气血亏虚,血行不畅,瘀阻脉络者。症见精神倦怠,面*消瘦,患肢疼痛较轻,疮口脓汁清稀,经久不愈,舌淡胖,苔薄白,脉弱或趺阳脉消失。方选*芪桂枝五物汤合八珍汤加减。主要药物为生*芪、桂枝、*参、当归、白术、茯苓、川芎、熟地*、白芍、陈皮、白及、鸡血藤、苏木、甘草。兼阴虚,加枸杞子、女贞子、龟板、天花粉、石斛;兼阳虚,加鹿衔草、补骨脂、淫羊藿、鹿角胶;痛甚,加乳香、没药;肢冷重于疼痛者,加细辛。若以气阴两虚、瘀血阻络为主,也可选用生*芪合生脉散及四物汤加减。
六、外治法
在糖尿病足治疗中,除应用内服法外,同时配合外治法,最常用的方法是马勃粉适量或麝香粉适量外敷。《名医别录》称马勃“主恶疮马疥”,麝香能活血散结,走窜力极强,二药外用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03、高洪文用温清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
某女,39岁,农妇。年3月19日初诊。糖尿病病史3年多。主诉:双足与双小腿皮肤溃疡溢脓,不能穿鞋,头晕周身无力,腰酸痛,口干舌燥。测血糖17.9mmol/L。查体:舌质黯红,脉弦细数。辨证为燥热入血。治法:滋阴养血。方药用温清饮加减:当归20g,生地25g,川芎75g,生山药30g,云苓15g,赤芍15g,*柏10g,*芪30g,苍术15g,芡实30克,焦栀子75g,天花粉30g,葛根15g,银花25g,连翘15g,紫花地丁20g,血竭15g。水煎服,每日2次。外用:*连15g、冰片10g、地榆炭20g,共为末,用赭石末、香油调敷患处。用上方加外用药治疗一个半月后该患足、腿皮肤溃疡痊愈。同时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血糖降至5.9mmol/L,自觉症状消失。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李昌祁、霍立光、张永昌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6。转载请注明出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