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陡然增长趋势,年,《美国医学杂志》(JAMA)指出,中国成人患病率已达10.9%,糖尿病成为严重影响国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公共问题。因此,糖尿病的预防至关重要。而糖尿病饮食作为健康饮食,在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为此,版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给出8点建议:
1.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因此患者要特别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腰围不超过85cm),同时保持规律运动,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维持理想体重,使体质指数BMI介于18.5-23.9之间。
2.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避免白米白面等精细主食,搭配杂粮杂豆,如小米,燕麦,薏米,紫米,绿豆,红豆,黑豆,全谷物。
3.多吃蔬菜,种类,颜色要多样,建议餐餐有蔬菜,深色蔬菜占到1/2以上。水果适量,两餐之间可以适量选择低GI的水果(每次-g左右)。
4.常吃鱼禽,蛋类,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或每两天1个鸡蛋,不弃蛋*,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同时减少肥肉摄入。
5.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特别推荐每日摄入g的液态奶,临时加餐可选择坚果。
6.清淡饮食,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天烹调油25-30g,食盐不超过6g;足量饮水,推荐引用白开水,每天饮用量0-ml,可选淡茶与咖啡;限制饮酒,女性每天酒精摄入量不超过15g,男性不超过25g,每周不超过2次。
7.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早餐15-20分钟作用,午晚餐25-30分钟左右。注意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8.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每年至少4次。
对糖尿病膳食治疗,中医学具有与此相通并且主张针对体质个体化的膳食指导。
中医对糖尿病患者的体质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阴虚热盛型(多为糖尿病早期阶段,以胰岛素抵抗为主)
(2)气阴两虚型(多为糖尿病中期阶段,并发症少而轻,呈现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不足)
(3)阴阳两虚型(为糖尿病后期阶段,并发症多而重)。
中医对糖尿病的饮食管理的基本原则:
1.“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应做到合理搭配,食养以尽,勿使太过。
2.谨和五味,膳食有酸,苦,甘,辛,咸等五味以入肝,心,脾,肺,肾五脏,五味调和,水谷精微充足,气血旺盛,脏腑调和。
3.食应有节,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合理安排。
4.戒烟限酒。
5.限盐。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针对不同症型的膳食调配可分为:
1.阴虚热盛型宜清热养阴:鲜藕清热润肺,茭白清热利湿,白菜,菠菜滑利通便,清热除烦,苦瓜清热明目,*瓜,葫芦,番茄,冬瓜,芹菜清热养阴
2.气阴两虚型宜益气养阴:银耳滋阴润肺,蘑菇,香菇益气健脾,豆腐,扁豆,健脾益气,行气消食,蛋类补气补血,滋阴安神;牛奶益气养阴,健脾和中。
3.脾肾阳虚者宜温阳补虚,选温补食品,韭菜温中补虚,木耳,黑豆,羊奶补益脾肾,葱头宽胸理气。
4.脾肾两虚,气血双亏者,可选羊肉,狗肉,牛肉,羊肾,狗肾,核桃仁,韭菜,海参,海虾,鱿鱼,鲢鱼等补益脾肾,益气养血
5.脾虚湿困,痰瘀交阻之肥胖性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高血压者宜祛湿化痰,选用紫菜,海藻,昆布,海蜇,海参,鹿角菜,芹菜,荠菜,荞麦,山楂等食品以祛湿化痰,软坚散结,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6.润肠通便:大便秘结者选用菠菜,茄子,鲜香菇,桑葚,番泻叶泡水代茶。
吴晓明
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与代谢病专业,博士。
现任天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诊医师、主治医师,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
擅长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的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一上午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