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发病原因复杂,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很重要。为什么说有糖尿病家族遗传史的高危人群,不一定就是糖尿病患者呢?是因为父母遗传给下一代的不是疾病的本身,而是遗传与可以发生糖尿病的体质,即糖尿病的易感性。
遗传提供了糖尿病发病的易感性,但只有在后天生活环境的影响下,有糖尿病易感基因的患者,才有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说白了就是:具有遗传基因更容易发展成为糖尿病,比没有遗传的人在奔向糖尿病的路上走得更快。而不是说你生娃了一定就是糖尿病了,所以,糖友们控好血糖,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一定可以生出健康的宝宝。那么该如何应对潜在的糖尿病风险呢?一、我们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视,不能觉得糖尿病离我还很远,跟没事人一样,别忘了你有遗传这一点就比别人先进很多啦!要认真学习糖尿病防治的相关知识,规划好自己健康。二、远离发生糖尿病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方面。要做到四点:多学点、少吃点、勤动点、放松点,用科学的生活方式,阻击糖尿病的侵害。三、早期干预,要尽早进行糖尿病检测,对自身胰岛功能测定(包括检测a细胞胰高血糖素、B细胞的胰岛素、D细胞的生长抑素、PP细胞的胰多肽)。高危人群每年要做一次糖耐量试验。您觉得本文对您有帮助,请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