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的糖会随着血液到达肾脏,然后被过滤出来进入原尿。但由于糖是人体内最主要的功能物质,当原尿到达我们的肾小管时,里面的糖会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这一过程叫做葡萄糖的重吸收。所以正常情况下,糖并不会随着尿液排出。
糖尿,也就是最后排出的尿液中有糖,主要是血液中的糖含量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导致的。当血液中糖的浓度小于毫克/分升时,所有糖分都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这样尿中就不会有糖。但是当血液中糖的浓度大于毫克/分升时,由于每分钟流经肾小管的糖分过多,超过了肾小管重吸收的能力,那些无法被重吸收的糖就会随着尿液排出,形成糖尿。而这个重吸收能力的临界值,就叫做肾糖阈。
图丨pixabay
糖尿病病人之所以尿中含糖,并不是因为糖吃得过多,而是因为机体无法利用摄入的糖。正常人吃糖之后,机体会很快将糖分用来供能或者储存起来,于是血糖浓度迅速降到肾糖阈以下。而糖尿病人吃糖之后,机体既无法利用糖,也不能把糖存储起来,而是任其随着血液来到肾脏。这时,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糖的含量比正常人多得多,很容易就超过了肾糖阈,造成糖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