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内分泌科出院的一位糖尿病坏疽患者
使用VSD负压引流术后
伤口愈合良好
成功让脚趾躲过一“截”
VSD负压引流
糖尿病坏疽是糖尿病患者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远端血管的硬化狭窄,从而导致远端血管闭塞,诱发糖尿病肢端的病变,出现肢端溃烂,变黑,甚至全部的坏死,呈干尸状,必要时需要截肢治疗。某种程度上给患者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而VSD负压引流术是糖尿病坏疽病人的福音,可以缩短治疗周期,还能减轻患者每日换药的痛苦。案例分享
周先生,70岁。患2型糖尿病30余年,同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因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慢慢出现视力降低,手脚发麻、冰冷没力等症状,但未引起患者重视。年3月12日,其右足第4趾出现皮肤青紫发黑疼痛,继而皮肤溃烂。医院就诊,进行了右足第4趾截趾手术,但手术后伤口缝合处不能愈合,伤口开始溃烂,发黑坏死流脓,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因此,年3月22日患医院东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
患者入院测随机血糖20.6mmol/L,血酮1.3mmol/L,医生检查发现:右下肢皮温很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患者感觉功能明显减退,右足第4趾已切除,伤口污秽,可见坏死组织和脓液,里面有多处窦道,有窦道深达足底部及第3趾底面,伤口边缘在继续发黑坏疽,周围组织皮肤明显红肿压痛。X片显示:骨头仍有骨质破坏,考虑慢性骨髓炎,且存在骨质疏松。
东院介入中心行双下肢动脉造影显示:双下肢多发斑块形成并狭窄,右侧胫前动脉上段严重狭窄,狭窄约99%,腓动脉上段闭塞,胫后动脉闭塞。
检查结果提示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右小腿上1/3处的截肢,不然会出现右脚从下往上的逐步坏死,危及患者生命。
针对这一情况,内分泌科团队开展了病例讨论,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
①制定个性化的健康饮食方案,使用胰岛素泵强化降血糖,积极调整各项代谢指标水平,先纠正了患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
②给予营养支持改善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根据细菌培养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抗凝抗血小板降脂防治血栓。
③关键点:于东院介入中心进行了“经皮选择性动脉(右下肢动脉)造影术+球囊扩张术”。术后患足缺血性疼痛很快缓解,患足皮温上升,血供好转为挽救患足创造了条件。
血供好转后,内分泌科医生为其进行扩大清创,以蚕食清创法每日逐步去除创面的坏死组织窦道死腔及死骨。
10余天后,患者的感染指标逐渐好转,炎症得到控制。为进一步改善伤口的血液供应,促进伤口肉芽生长,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东院内分泌科团队给患者进行了“创面VSD持续负压吸引治疗”。
一个疗程后,患者足部创面水肿消退,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周围可见上皮组织生长,伤口面积缩小。
经过精心治疗,患者不需要截肢了,周先生及家属十分激动,再三向东院内分泌科团队表示感谢。考虑到照顾病人等事宜,医院继续伤口换药治疗。
在之后进行随访调查时,患者及家属表示非常满意在东院的治疗效果,目前周先生患足创面逐步缩小,情况稳定。
VSD负压引流术
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VSD辅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是一种处理浅表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
VSD技术适应症:
褥疮、糖尿病性坏疽、大面积皮肤溃烂、软组织坏死不愈合、窦道、烧伤、烫伤等。
VSD技术治疗优势:
1.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减少病人痛苦,并减轻工作量;
2.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VSD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负压引流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使引流区内达零聚积。而且VSD能防止创面污染,充分引流和刺激创面肉芽组织快速和良好生长。加快感染创面愈合,减少抗生素的应用;
3.高效、全方位、零积聚,不影响血运循环;
4.避免死腔形成及缩小创面。VSD在引出渗液的同时使引流腔壁内陷,随着医用泡沫材料的渐次退出,腔壁紧密贴合,有效地预防了残余脓肿及死腔的形成。对于浅表创面,可以起到靠拢组织,缩小创面,减小植皮面积的功效。
专家提醒:VSD负压引流术虽然能够帮助糖尿病坏疽患者实现保肢治疗及创面早期愈合,但预防才是减少糖尿病坏疽发生最重要的手段!日常生活中,糖尿病坏疽预防需要医师、护士、病人及其家属的长期性坚持,以及对血糖的规范化控制。
医院东院内分泌科-
医院东院内分泌科现有医师4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护理队伍,护理人员15名,其中糖尿病专科护士1名。
科室设备齐全,拥有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可全面开展糖尿病及糖尿病足病等相关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下丘脑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等疾病防治工作。
科室现已建立东院糖友之家(慢病管理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