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典型的症状包括“三多一低”——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降低,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过去几十年中,糖尿病的病例数和患病率都在稳步上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截肢、失明等重要原因。
流行病学
糖尿病已成为是一种全球流行的疾病。
年全球估计有4.22亿成人患有糖尿病。
全球糖尿病患病率自年以来增加了近一倍,在成人中从4.7%上升到8.5%;
其中90%-95%是2型糖尿病,不足10%为1型糖尿病;
目前中国的糖尿病人数超过1亿,位列全球第一,全球1/4的糖尿病患者为中国人;
11%的中国成年人为糖尿病患者,50%处于糖尿病前期。
最突出的问题是中国的糖尿病诊断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然很低。
糖尿病疾病分类:
I型糖尿病:原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的一种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比较急剧,容易发生酮症酸中*,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
II型糖尿病:原名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而导致的血糖升高。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90%以上。
特殊类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胰腺外分泌疾病、疾病、感染、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等
表: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区别
临床诊断
尿糖测试:
正常人尿糖为阴性。尿糖阳性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线索,但是尿糖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糖尿病。
尿酮体检测:
酮症酸中*是1型糖尿病的典型特征,患者往往发病之初测定尿酮体为阳性。
2型糖尿病患者尿酮体阳性往往提示出现了急性代谢紊乱,或治疗不佳。
血糖测试: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GLU)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测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一般表示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正常值小于6.1mmol/L,高于7.0mmol/L可诊断为2型糖尿病;
餐后2h血糖:
正常值小于7.8mmol/L,高于11.1mmol/L高度怀疑为2型糖尿病,可以再次复测。
随机血糖:
任意时间测得的血糖值,高于高于11.1mmol/L且合并有典型的糖尿病症状时可以确诊为2型糖尿病。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OGTT一般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也是判断胰岛功能的重要方法。当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又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时,需进行OGTT。
空腹血糖3.9~6.1mmol/L
血糖在口服葡萄糖0.5~1小时达高峰,8.99mmol/L;
血糖在口服葡萄糖2小时内血糖,7.8mmol/L。
糖化血红蛋白监测
HbA1c可以评估患者近2-3月以来的血糖水平,用于评价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大于等于6.5%。在有严格质量控制的实验室,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测定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补充诊断标准。
HbA1c低于7.0%作为血糖控制是否达标来衡量。
胰岛素和C肽释放检测:
令病人空腹时定量口服葡萄糖(或馒头),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通过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来了解胰β细胞的储备功能,也有助于糖尿病的分型及指导治疗。
正常人空腹胰岛素水平为5-20mU/L,口服葡萄糖后30~60分钟达到峰值,约基础值的8-10倍;3小时后恢复空腹浓度。1型糖尿病,胰岛素浓度低于正常值,2型糖尿病高于正常人。
自身抗体检测:
做抗体试验,即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1型糖尿病患者这些抗体可能是阳性。
表临床常见诊断方法
日常监测管理
1型糖尿病日常监测
血糖监测:
快速血糖仪进行自我监测;
每天3-4次(餐前、餐后2小时),餐前血糖监测尤为重要;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
HbA1c可以评估患者近2-3月以来的血糖水平,用于评价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应7.5%,成人患者应7.0%
血酮、尿酮监测:可提示是否发生酸中*
并发症监测:定期进行眼底检测、尿蛋白检测、肝肾功能检测、心血管检测等。
2型糖尿病日常监测
空腹血糖
监测周期:每周监测2-4次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
HbA1c可以评估患者近2-3月以来的血糖水平,用于评价长期血糖控制情况。
监测周期:开始治疗时应每3个月检测一次;血糖达标后,每6个月检测一次。
指标:非妊娠成年患者7%
新发患者且无其他并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6.5%
患有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高龄等患者:8%
糖化血清白蛋白监测
糖化血清白蛋白可以反应患者检测近2-3周的血糖水平,是筛查糖尿病的只要指标之一。
监测周期:开始治疗时应每2-3周检测一次;血糖达标后,每6个月检测一次。
但对于患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患者,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结果可能不可靠。
并发症监测:定期进行眼底检测、尿蛋白检测、肝肾功能检测、心血管检测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