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7/3 23:47:00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进行性内分泌代谢病。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心血管病、肿瘤,在糖尿病人群中发生冠心病、脑血管病、失明和肢端坏疽等并发症者,比非糖尿病人群多2-3倍以上。一、糖尿病的病因一般认为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份的比重增加,造成某些营养物过剩,又缺乏体育锻炼,致使糖尿病发病呈上升的趋势。这是属于糖尿病发生的外因。内因有:1.遗传(I型糖尿病);2.胰腺的内分泌功能失常(Ⅱ型糖尿病)。近年来证明糖尿病发生与病*感染和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其诱发因素有感染、体力活动少、肥胖、过量进食、偏爱甜食和精神刺激等。以上因素使胰腺的胰岛β细胞不能正常分泌胰岛素,导致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使肝糖原和肌糖原不能合成,血中葡萄糖不能充分利用,因而出现了血糖、尿糖升高及糖耐量降低,典型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三多一少”症状,称之为糖尿病。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其“三多”为“三消”即“多饮为上消,多食为中消,多尿为下消”。肺、胃、肾之损伤是消渴病的病位基础,水液代谢紊乱是消渴病的物质基础。糖尿病的危害并不在于病的本身,而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又引起蛋白质及脂肪代谢失常,其危害主要在于并发症,易发动脉粥样硬化及肾微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血管病、肾病、视网膜病变或白内障、周围神经炎、下肢坏疽、皮肤疖或痈、女性外阴瘙痒及酮症、酸中*、昏迷等。所以心脑血管病是糖尿病晚期威胁生命的并发症。约有20%的糖尿病人死于心、脑血管病。二、糖尿病的症状及诊断轻型糖尿病人多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或因患其它疾病时化验尿糖及血糖而被发现。典型病人表现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但老年人患糖尿病症状不明显。这些老年人体型较肥胖、脸色红润、食欲旺盛,化验尿糖及血糖基本正常或偏高,有时需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而采用足部反射区按摩法很有临床诊断参考价值。经临床验证糖尿病患者中有90%以上在双足胰腺和内侧坐骨神经反射区中段均可触摩到一个到数个硬节而且对痛觉非常敏感。(一)糖尿病诊断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询问病史。2.既往史的调查:(糖尿病史、反常妊娠、感染史、肥胖史等)。3.临床症状:(1)口干口渴。(2)多尿多食。(3)肥胖或体重减轻。(4)疲乏无力(5)足部反射区异常。(6)其它。4.糖尿病重要合并症:(1)微小血管病变。(2)大动脉硬化。(3)神经系统病变。(4)视力减退等。5.临床化验:(1)检查尿糖血糖。(2)检查空腹血糖。(3)作葡萄糖耐量试验。(二)糖尿病临床实验诊断1.血糖测定:(1)空腹血糖mg%。(2)餐后2小时血糖mg%、2.尿精测定:(1)晨起餐前尿糖定性阳性。(2)24小时尿糖定量一般在0.5-5g%左右。3.糖耐量试验:用于确定轻型患者。要求高糖饮食(-g/日)。有以下三种方法:(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OGTT),耐量减低。(2)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耐量减低。适用于胃肠吸收功能异常者。静注D(甲横丁脲)试验;试验前如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使患者处于应激状态,则有利于观察患者对葡萄糖或D的反应是否降低。4.胰岛素测定:空腹时正常值为25mu/L,胰岛素依赖型则减少或测不出,无高峰;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高峰较正常低,或高峰延迟。5.C肽测定:(l)空腹时正常值为0.56±0.29Pmol/L。测定提示:胰岛素依赖型减少或测不出,非胰岛素依赖型,可在正常范围或偏低。(2)C肽释放试验:同胰岛素释放试验曲线。(三)糖尿病诊断标准:1.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有糖尿病症状者,空腹血糖≥mg%或任一次血糖值≥mg%,即可确诊为糖尿病。(2)如结果可疑,应作葡葡糖耐量试验。成人空腹服葡萄糖75g后测血糖,如2小时血糖值≥mg%,可诊断糖尿病。l40mg%为正常。~mg%为糖耐量减低。(3)无糖尿病症状者,则尚需再有一次血糖值高于正常。如口服葡葡糖耐量试验时,服糖后l小时血糖值>mg%或复查空腹血糖,服后2小时血糖或任何一次血糖值仍增,可确诊为糖尿病。2.国内标准:(l)有典型糖尿病症状或糖尿病酮症酸中*等并发症者,空腹血糖mg%或餐后2小时mg%,不必作葡葡糖耐量试验,即可诊断为糖尿病。(2)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标准见下表。自0一2小时,每次血糖值为一点,四个点中有三个点≥上表内各时标准者。则诊断为糖尿病。(3)在葡萄糖耐量试验中,血糖值超过正常均值上限,而未达到标准者,为糖耐量减低。凡符合上述(1)(2)两项标准之一者,均可诊断为糖尿病。(四)糖尿病的足部反射区诊断(见表2)三、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治疗原则是控制血糖、血脂和体重,使之保持正常水平,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治疗糖尿病应采取综合性措施。要有乐观的情绪、有规律的工作和生活。坚持饮食疗法,体育疗法、药物疗法、足反射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四大法宝。(一)精神(心理)疗法,大脑统帅着机体,这是生命现象的最本质的特征。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利于维持糖尿病人的内环境稳定,焦急的情绪会引发一些应急激素而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绝不可忽视良好的情绪对人体的有益作用和恶劣情绪对人体的有害作用。(二)运动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有效措施,进行30分钟体力活动可使血糖下降12-l6mg/dI。它的意义在于:1.糖尿病人多数为肥胖型,很少参加体力活动,通过体育锻炼可使体内脂肪减少、体重减轻,达到治疗目的。2.体弱的病人可以通过锻炼提高抗病能力以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病人参加体育活动后可以降低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的用量。3.血脂高的糖尿病人通过运动能使肌肉活动能力增强,脂肪被充分利用,血脂水平下降,有利于预防冠心病、脑动脉硬化等并发症的发生。4.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故运动疗法要持之以恒。坚持锻炼能改善新陈代谢,降低血脂、血糖并可增加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三)饮食疗法:是治疗各类糖尿病的基本方法,不论病情轻重或有无并发症,也不论是否应用药物疗法,均应长期坚持和严格执行。其内容包括总热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需要量及其比例。碳水化合物约占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25%糖尿病人在饮食方面宜选择:1.低糖、低脂肪、高蛋白、高纤维素食品,常吃豆制品。2.宜常适量吃桃、梨、菠萝、樱桃等水果。这些水果含有果胶,能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可使血糖明显下降。3.宜吃苦瓜、柚子,这两种食物含有胰岛素样成分,既可降血糖,营养又丰富,是糖尿病人理想的食品。4.宜吃黑芝麻、葱、胡萝卜,有助于改善少吃淀粉食物而造成的乏力等症状,并能降低血糖,葱还能增强人体对蛋白质的利用,对糖尿病人很有好处。5.宜喝冷开水浸泡的茶,因茶叶中含有一种较理想的降糖物质,但其耐热性不强、其有效成份常在开水浸泡过程中遭到破坏。6.南瓜含纤维素可改善糖代谢,还可降脂减肥,目前国内已研制成功南瓜粉。(四)药物疗法:(略)(五)足反射法治疗:以杭雄文先生所编《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学习手册》中所述的手法和所规定的反射区为准。足反射疗法是综合治疗法中一个比较重要手段,可使血糖和尿糖尽快得到控制,自觉症状显缓解。治疗方法反射区配方:1.首先全部反射区都按摩一遍,大约用20分钟左右或借助足踏按摩器进行,使双足发热轻松感为宜。2.按摩基本反射区、重点反射区、关联反射区相结合的手法。(1)基本反射区: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肾、输尿管、膀胱、脾反射区。采用中等手法刺激强度10-20次。(2)关联反射区: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眼、甲状旁腺、胃、肠、心、生殖腺、子宫(前列腺)、上下身淋巴腺。采用中等手法或稍重手法刺激强度20-30次。(3)重点反射区:大脑、胰腺、内侧坐骨神经采用中或重手法刺激强度次左右。3.配方解:(1)双足全部按摩可以调节整体器官功能,扶正祛邪。(2)所有内分泌腺都要按摩,对胰岛素分泌有促进作用。(3)对大脑反射区重点按摩,因脑是人体的指挥部门,促使大脑恢复正常指挥作用,同时脑又是糖尿病最易出并发症的部位,糖尿病人多有脑梗塞存在。(4)胰腺反射区重点按摩可以调节和恢复胰腺正常分泌胰岛素功能。(5)内侧坐骨神经反射区重点按摩可以调节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平衡。(6)按摩肠胃反射区:因胃肠道分泌激素(胃必素、促胰液素、胆囊收缩素、抑胃肽等)对胰岛素有促进作用。(7)按摩排泄器官反射区:加强肾功能,有助于恢复糖代谢的平衡。(8)心脏是糖尿病易损害器官,从中医角度说:心主血脉、主神明,患糖尿病人一般性格比较急躁,当按摩后既能促进微循环又能稳定情绪,对胰岛素分泌起到调节作用。(9)眼、肾是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损坏器官,按摩后可以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总之,糖尿病人只要做到保持稳定的情绪,有规律地工作,定时定量进餐,适当的活动,恰当地用药,坚持足部按摩,持之以恒,其病情也能得到长期的满意控制。4.治疗时间和方法:(1)首先要热水浴足10-15分钟后用手摇足,左右上下各50次(注意足部保温,切勿受凉)。(2)一般每日按摩一次,以10天为一疗程,后休息1-2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以此类推。(3)每日按摩后30分钟内饮白开水-毫升。(4)对糖尿病人采用足部按摩取得显著疗效以后,仍应坚持综合治疗原则。例如饮食控制、体力活动、药物治疗。尤其要注意不可骤然停药。只能边做足部按摩边照常服药,随着病情缓解遂渐减药,以至全部停药,常坚持足部反射疗法来维持巩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