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认为,受伤之后皮肤发生肿胀、喉咙红肿引起的疼痛、胃肠不适出现的呕吐、腹泻是炎症。
其实炎症的范围要比以上的那些症状宽泛得多。
慢性炎症的危害
当炎症将病原体击退之后,炎症性二十酸的释放必须完全中止,否则轻微程度的炎症还会不断地产生,最后发展成慢性炎症。此刻,慢性炎症的攻击对象已不是病原体,而是人体的正常组织、细胞、血管。当人体中的这些组织长期处于炎症的状态下时,就会向疾病转化,有的还会导致致命疾病的发生。
以上的那些炎症通常是人体某个器官被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下所引发的炎症,当机体修复受损组织后,或病原体被击退后,这些炎症的症状便会立即消失。但是另一种炎症,即慢性炎症,它的来势可以说是悄然无声的,进展也是非常缓慢的,在患者毫不知觉的情况下在机体中潜伏下来,慢慢地演变成各种疾病。
医学界最新研究表明,慢性炎症在人体中的持续存在,它会不断吞食和损伤人的正常的神经细胞、组织及血管,导致相关的器官发生病变,因此,慢性炎症被视为百病之源。如能及时减少亚油酸的摄人,增加摄入能抑制炎症激素形成的α-亚麻酸,那么远离慢性炎症、远离致命疾病并非仅仅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糖尿病是慢性炎症引发的结果
在几十年前,糖尿病还属十分罕见的疾病,而如今糖尿病犹如决堤的洪水,在全球四处泛滥。
根据以往的理论,约占糖尿病总数90%以上的2型糖尿病是胰岛素抵抗的结果,因为机体为了降低过高的血糖值,就会迫使胰脏持续不断地分泌胰岛素。胰脏如果长期超负荷地工作,也会消极怠工,致使胰岛素分泌变得艰难起来。一旦胰岛素的分泌出现困难,那么血液中的葡萄糖就无法进入细胞,致使血糖居高不下,最后导致糖尿病的形成。那么胰岛素抵抗是如何形成的呢?
最新研究认为,胰岛素抵抗始于血管内皮细胞处的慢性炎症。当内皮细胞因慢性炎症而导致功能发生障碍时,血液中的胰岛素就会透过内皮细胞并无法与细胞表面的受体发生结合,使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通道受阻,形成高血糖。长期居高不下的高血糖,一般经过8年时间的演变会形成2型的糖尿病。为此,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拜通·拉巫吉教授做过一项长达12周的试验:
在12名40~70岁的具有胰岛素抵抗的肥胖者的早餐中加入了属于α-亚麻酸脂肪酸的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结果有70%的患者体内的胰岛素抵抗有了显著的改善。
显然,DHA的摄人增加了抗炎症性二十酸的形成,使血管上的慢性炎症得到了抑制,使胰岛素得以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血糖得以顺利地进入细胞,从根本上降低了居高不下的血糖。因此,专家得出结论,要想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最佳的方法就是大量摄入α-亚麻酸,尽可能降低亚油酸的摄入。
■■
参考文献[1]宋欣月,张英春,刘宇鹏,等.补充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J].营养学报年42卷5期,-页,ISTICPKUCSCDCA,.[2]于鸿悦,肖新华,and胡玲."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胰岛素抵抗,肥胖,糖尿病治疗作用的研究进展ResearchProgressoftheOmega-3FattyAcidsintheTreatmentofInsulinResistance,Obesity,Diabetes."食品与营养科学.():P.-.年42卷5期,-页,ISTICPKUCSCDCA,.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