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糖友课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知识要
TUhjnbcbe - 2021/6/27 18:08:00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检测胰岛功能是非常容易遇到的,比如初次诊断后,病情进展后的再次评估等等。那么,具体是怎么检测的呢?目前主要是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在糖友们看来,就是抽血,抽5次血!尤其是已经开始注射胰岛素治疗的糖友,C肽释放试验可以避免外源胰岛素的干扰,更准确的反应患者本身胰岛功能。

那么,在检测时需要注意什么呢?因为做本试验时一般同步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所以还需要进食葡萄糖或者馒头。具体流程如下:待检测者需空腹(禁食8~10小时)抽血一次,然后口服葡萄糖(标准葡萄糖75g)或馒头(g标准面粉制作的馒头),然后测定此后半小时、1小时、2小时、3小时共5个时间点的血糖和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并记录。

同时,注意在以下状态下避免或暂缓本试验:发热、感染、手术、急性心梗、脑中风等应激状态会导致血糖升高,使结果呈假阳性,故患者必须在应激状态过后方可进行检查。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应喝茶、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试验一般会要求受试者测空腹指尖血糖小于10mmol/L,如果空腹血糖超过10mmol/L,不建议进行该试验。如果试验中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生并终止试验。

近年来,在尿*症患者中糖尿病人的占比越累越高。而尿*症患者大多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那么,对于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在选用降糖药物上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不同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对于普通糖尿病患者来说,不同的年龄、病程和并发症,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目标并不相同。比如下面这个:

HbA1c<7%:适合于大多数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孕妇除外)。

HbA1c<6.5%:适合于年轻、无并发症、预期寿命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

HbA1c<8.0%:适合于有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较短、有显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有严重合并症、糖尿病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

这里给出的是一个大致的范畴,仅供参考,具体建议咨询内分泌科专业医师。

然而,对于血液透析+糖尿病的患者来说,有一项近万人参加、涉及十几个国家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类患者在糖化血红蛋白7.0%~7.9%时的死亡率最低,而HbA1c水平较低或较高时的死亡率逐渐增加。因此,在接受血液透析的糖尿病患者来说,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可以不那么严格。

大家可以看到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可能需要暂时或永久性减少降糖药物的用量,有的甚至可以停用降糖药。这是因为肾功能下降时,外周胰岛素抵抗增加,肾脏糖异生和低血糖反向调节减少,同时,内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及其他降糖药物的清除率也会下降。

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建议以胰岛素为主控制血糖,此时大部分降糖药物得使用会受限,少部分可以继续使用的口服降糖药也需要谨慎选择剂量。

曲波

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

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首届少年班,淄博市名中医,现任山东省医师协会中医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肾病、内分泌学会委员。曾于医院,北京医院进修。

擅长内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急慢性肾炎肾病、心脑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风湿免疫疾病、胃肠炎、慢性咳嗽、失眠、便秘等疾病经验丰富。

科室简介

医院内分泌科是省、市中医重点专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糖尿病中医干预治疗协助科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消渴病)协作组成单位。科室秉承“衷中参西,中西贯通”的医学思想,充分利用中医中药的优势,在临床上采用中药内服外用等方法,对糖尿病、糖尿病足病、糖尿病肾病、骨质疏松等多种并发症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友课堂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这些知识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