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协和内分泌论文撷英青少年与成人起病1
TUhjnbcbe - 2021/6/27 18:02:00

文章来源

XuL,YuJ,WangO,etal.Comparisonofdifferencesinbonemicroarchitectureinadult-versusjuvenile-onsettype1diabetesAsianmalesversusnon-diabetesmales:anobservationalcross-sectionalpilotstudy[J].

Endocrine,,71(1):87-95.

DOI:10./s---5.

作者

许岭翎#,余洁#,王鸥,侯艳芳,李伟,张化冰,平凡,许群,李玉秀*,夏维波*

文章摘要

背景及研究目的

由于1型糖尿病(T1D)亚洲患者骨微结构的数据尚十分缺乏,因此我们比较了T1D患者与对照组骨微结构的差异,同时比较了青少年与成人起病的T1D患者之间骨微结构的差异。

方法

该横断面研究纳入了32名亚洲男性T1D患者和32名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BMI)匹配的受试者,进行双能X线吸收法(DXA)和高分辨外周定量CT(HR-pQCT)检测。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

主要结果

在T1D患者中,15名为青少年起病,糖尿病中位病程为11年,另外17位为成年起病,中位病程为7年。在桡骨,成人起病和青少年起病的T1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更低的总体积骨密度(vBMD),松质骨vBMD,松质骨体积分数(BV/TV),以及骨小梁厚度(Tb.Th)(p均<0.05)。校正了BMI、病程和胰岛素用量后,青少年起病的T1D患者与成人起病者相比,松质骨vBMD、BV/TV,Tb.Th以及皮质孔隙率(Ct.Po)倾向于更低,均未达统计学差异。在胫骨,成人起病的T1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总vBMD,皮质骨vBMD更低,Ct.Po更高(p<0.05),而青少年起病者与对照组相比,Tb.Th和松质骨数目方差的倒数(1/Tb.N.SD)更低(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成人起病的T1D患者与青少年起病者相比,皮质骨孔隙直径(Ct.Po.Dm)倾向于更大,未达统计学差异。

结论

T1D患者存在骨微结构受损,成人起病与青少年起病的T1D患者皮质骨和松质骨微结构存在差异。

评述

1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较对照组显著升高,骨骼微结构异常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且已有研究报道青少年起病的1型糖尿病患者骨折风险较成人起病者更高,可能与骨微结构差异相关。但是,目前研究数据多来自于西方国家,关于1型糖尿病亚洲患者的骨微结构报道十分稀少。本研究采用较为先进的HR-pQCT评估方法,首次报道了中国成人男性1型糖尿病患者HR-pQCT测定的骨微结构的数据,发现男性1型糖尿病患者存在骨密度下降,皮质和松质微结构存在缺陷,进一步在成年起病和青少年起病患者中进行参数比较,发现前者皮质微结构缺陷更为突出,而后者骨小梁缺陷更为突出,这可能部分解释了其骨折风险不同的原因。由于目前关于1型糖尿病骨微结构异常的结论不统一,且缺乏中国人群的数据,该研究弥补了研究空白,具有较好的临床实践及科学意义,为后续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许岭翎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一作者

余洁

医院内分泌科2级临床博士后

通讯作者

李玉秀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

通讯作者

夏维波教授

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张茜编辑;李梅审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协和内分泌论文撷英青少年与成人起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