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用便携式血糖仪监测自己血糖的变化情况,医生和患者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自我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有多少帮助?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吗?
3B研究显示,在我国口服药物治疗和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仅分别为35%和26%。在今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学术年会上,纪立农教授谈到,在临床实践中,只有通过测定了解血糖监测指标,然后通过行为的改变,进而才能够带来临床结局的改变。因此,理论上有用的指标并不等于好用的指标。
自我血糖监测能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吗?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血糖管理的一种形式,那么哪些患者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纪教授谈到,NorthernCaliforniaKaiserPermanente糖尿病登记研究提示,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患者试纸使用频率越高,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越低。然而,多项研究显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应用自我血糖监测仍存在争议,尚无定论。
年一项纳入24项随机对照试验(RCT)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随访12周和24周时,自我血糖监测组较非自我血糖监测组HbA1c降低幅度均更大,但不同研究存在较大异质性;而随访1年时,两组的降低幅度无统计学差异。因此,证据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中,自我血糖监测似乎能轻度改善短期血糖控制,这种血糖的轻度改善的效应持续到6个月时,但是在随访1年的时候消失。
最新的一项关于自我血糖监测的美国RCT研究,将例未接受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一组不做自我血糖监测,一组只做自我血糖监测但没有相应的干预措施,还有一组是根据自我血糖监测结果,给患者推送相应的信息,以促进治疗方案和行为的改善。结果显示,1年时,三组的HbA1c均没有显著变化,因此,该研究并没有看到自我血糖监测或自我血糖监测+干预措施的优势。
哪些人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中关于自我血糖监测的建议指出,以下情况需要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①因血糖控制非常差或病情危重而住院治疗者,应每天监测4~7次血糖或根据治疗需要监测血糖;
②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调整饮食和运动;
③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
④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
纪教授表示,我们期待着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改变血糖控制,但实际上,自我血糖监测和药物治疗的干预有着非常大的不同。药物直接进入到体内,中间没有“信号”的衰减,但是自我血糖监测的结果出来后,首先需要解读,进而需要把这些解读转变为行为,包括饮食、运动、对药物治疗的调整等。如果在这些方面没有完全做到,或没有有效的干预措施,我们很难看到血糖的明显改善。
?自我血糖监测是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工具,自我血糖监测只有成为糖尿病管理方案中的一部分时才有价值。
?自我血糖监测是胰岛素治疗方案中的必要成分,没有自我血糖监测就没有有效的胰岛素治疗。
?自我血糖监测在口服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甚微。
?基于自我血糖监测的在非胰岛素治疗人群中的糖尿病管理模式(包括APP)没有坚实的循证医学基础。
?建议在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不需鼓励患者经常监测血糖,应采用HbA1c作为评价疗效和调整治疗的工具。
来源:根据CDS会议中纪立农教授讲座内容整理
推荐阅读?糖尿病肾病,不容小觑的并发症?降糖药物服用的时间不对,药效能减半??糖尿病病情加重的信号有哪些?如何在家评估病情的轻重??胰岛素越打越多?注意这个注射技巧,可节省胰岛素用量!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