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经过水果店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语“不甜的不要钱”、“脆甜又多汁”、“真是甜爆了”、“肉厚多汁、香甜可口”……
对的,“甜”似乎成了判断水果是不是受到欢迎的一个通用标准,大泽山的葡萄因为甜而闻名于世,但这份甜味,可能是来自于蔗糖,也可能来自于葡萄糖,也有可能是来自于麦芽糖,最有可能来自于『果糖』。
在一根普通的香蕉身上,可能是本身就含有果糖、葡萄糖、麦芽糖等糖类
对于果糖,大多数的人都是非常偏爱的,因为它比蔗糖还要甜,口感也非常好;其次是,果糖升糖指数低,几乎不会升高血糖。
还有:因为果糖一般存在水果当中,就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标签——“天然”的。
因为这些特点,让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水果、果汁、食品中添加的果糖等放松了警惕,以致于让信用果糖的消费量处于持续猛增的态势。
图片来自giphy
举例:在年之前,在美国人每天的果糖消费量,仅仅在15到20克之间。
但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人均消费量增加到24克/天,到年,变为了37克/天。
而高果糖玉米糖浆产业的大力生产,使果糖的人均摄入量到年猛增至55克/天,且目前仍旧在猛增状态。
粗略一算,在年的时间里,吃进果糖的消耗量增加了5倍。
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果糖是被认为是上天的恩赐,因为它是又甜又“健康”。
但是,你可能并不知道的是,这个看起来是“天然且无害健康的糖”,却在偷偷摸摸干些“杀人”的事儿,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开始撕下了它的面具。
因为吃它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会伤肝,而在最近,这个清华大学傅肃能课题组的研究中发现:果糖是“有*”,而且*性不低……
清华大学研究:果糖是有*,而且*性不低大多数的人都了解葡萄糖对人的危害,它是跟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密不可分,但这项发表在《细胞》子刊上的研究,他却揭示了果糖比葡萄糖更有“*”的事实。②
科研人员首先是在小鼠的肝脏细胞中,比较了葡萄糖与果糖的代谢,结果中发现:
当补充了果糖的肝细胞,耗氧量会急剧增加,这说明了肝细胞比起葡萄糖,更容易会消耗果糖,而且肝细胞将果糖转化为乳酸的速度,超葡萄糖的2倍。
具体说到代谢速率,果糖更可以达到葡萄糖的5-10倍,这样的快速代谢是很容易导致ATP耗竭,并且引发一系列问题,比如说乳酸酸中*,甚至是肝脏损伤。
而且,不仅于此,果糖不仅参与到三羧酸循环供能,也是作为原料参与氨基酸与脂肪酸的合成。
所有的下游合成物中,果糖中占比都比葡萄糖更高
而关于脂肪,一个让人惊讶的发现就是:果糖能参与脂肪酸合成的效率,要比葡萄糖高出30%,也就是将更容易存储脂肪。
此外,果糖的代谢还能够有效上调脂肪酸合成基因的表达,这就更进一步增加了脂肪合成,更能增加发生脂肪肝的风险。
你以为这样就完了?并不是,科学家进一步发现:果糖代谢速度还能更快。
如果我们拿掉果糖代谢的关键“限速酶”,是三碳糖激酶(TK),果糖就能够更快导入三羧酸循环(TCACycle),然后被彻底的氧化。
因为果糖本身的高代谢活性,就容易能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
当TK缺乏,身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会更加强烈,这就可能会给肝脏带来损伤,更可能导致小肠细胞的果糖代谢失调,引起肠道吸收不良。
试验当中也发现:缺乏了TK的小鼠,表现出对果糖的不耐受(出现如腹泻、不消化吸收等状况)和厌恶(不吃高果糖食物)。
然而,关于一些果糖的“*”,如果是细化下来,就可能会更加让你毛骨悚然……
果糖:可以有30种方式“害人”现代的人,如果不是刻意为之,是很难避免吃果糖的,还容易摄入超量,因为它不知不觉当中已经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了。
除了在食物,比如说水果、蔬菜当中外,果糖还会存在于诸如蜂蜜、碳酸饮料、面包、果汁、饼干、糕点、调味品等等里面,而果糖给身体所带来的具体危害,是潜移默化的:
→增加了体重,引发了瘦素抵抗
在年中的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与相同含量的含阿斯巴甜的苏打水相比,饮用了g含果糖玉米糖浆(HFCS)的甜味苏打水3周,就可导致体重显着增加。③
对于减肥的人来说,瘦素就是一种非常完美激素,它可以抑制食欲,增加人体能量消耗,并抑制脂肪形成。
一旦在身体有了瘦素抵抗,那将是我们减肥路上最大的拦路虎,你可能一直在吃吃吃,但接收不到饱腹感信号了,你吃过大泽山的葡萄吧?也吃过沙糖桔吧?一口来一小把,根本就停不下来。
果糖真的会非常容易造成瘦素抵抗。④
→能降低胰岛素敏感性,诱发了胰岛素抵抗
果糖虽然看似几乎不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但是,它却是可以在不需要高血糖或血液胰岛素水平的情况下,对胰腺造成了“致命”伤害,而且比吃葡萄糖还猛烈。
早在年时,人们就知道了,过量的摄入果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健康受试者每天摄入超过了0卡路里的果糖后,短短7天后,就能使他们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25%。⑤
在年的另一项研究当中,摄入了高果糖的组别,仅仅是在6天后,健康的受试者中,就出现胰岛素抵抗,继续再吃下去,共花费8周,就能够吃出糖尿病前期。
→诱发了高血压
在包括了啮齿类、狗狗等动物研究当中,都曾经发现:高果糖的饮食,会诱发动物性高血压。⑥
不过,果糖能诱发高血压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是涉及到高尿酸、高胰岛素血症,血管的反应性改变等多因素。
→能导致脂肪肝
果糖是与脂肪肝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当吃进去的果糖,大部分是经由肝脏来代谢的,大量的摄入对肝脏来说,就会有压力十足。
有人试验给老鼠喂食果糖,喂食了16周后,肝脏的情况会变化,非常的恐怖,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原理,就是这样来的。⑧
→引发了脂质异常,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在年中的一项研究中,在超重/肥胖的成年受试者中,分别给饮用10周葡萄糖或者果糖饮料,就可以清晰得看到,在果糖组的受试者,不管是总的脂肪,还是皮下的脂肪和内脏的脂肪,都会增加更多。⑨
而过多的内脏脂肪,本身就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展,但是并不止于此,再来看看24小时循环甘油三酯浓度。
在实验前、在2周、8周和10周受试者的循环的甘油三酯浓度来看,果糖组的存在会显著增加。
甘油三酯本身就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测指标。
→能诱发甚至加剧痛风
有研究中发现,果糖能诱导的尿酸上升,会引起线粒体氧化应激,加速ATP分子在细胞中分解成嘌呤和高水平的尿酸。
再者,即使果糖不需要胰岛素的代谢,但是长期摄入也会间接导致胰岛素水平升高,造成胰岛素抵抗,进而会损害尿酸代谢。
你不要以为这就完了,并没有结束,实际上,以往做的科学研究,已经将果糖与大约30种不同的特定疾病和健康问题,联系在一起,这包括涉及到:
加速了慢性肾病进展、引起了肾小管间质损伤、促使胰腺癌发展、减缓了大脑神经元……
当聊到这里,你可能会说,既然果糖这么可怕,那我的水果以后是不是吃不成了?
水果不是不能吃了,而是怎么吃的问题?
新鲜果汁,不管是自己鲜榨的,还是买了有添加剂的,都不建议喝,更不要拿给孩子喝。
去超市买食物,要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