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聂文涛再谈糖尿病可以治愈吗
TUhjnbcbe - 2021/5/24 18:58:00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从央视科教频道的糖尿病可治愈说法,

聂文涛医生再谈糖尿病可以治愈吗?

1

糖尿病存在治愈的可能

4月30日(年)医院(医院)母义明教授在中央科教频道发表的谈话中说: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

母义明主任医师认为,患糖尿病1年以内的人被治愈的可能性有60%~70%;如果患糖尿病病程已经超过10年,被治愈率不到1%。

往前追溯,医院的胡仁明教授也直接说了2型糖尿病从本质上能康复。

再往前,年聂文涛医生意外发现2例糖尿病康复。年出版的《驯服血糖》中介绍了更多的具体康复案例。年出版的英文版图书《ConquerDiabetesMellitus》,其中文版在年出版,书名为《有效康复糖尿病》,其副标题就是-打破糖尿病不可康复的魔咒。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今天,无论是西医还是中医,对这个问题已经达成共识:2型糖尿病是存在治愈可能的。

2

糖尿病的康复机会

1、糖尿病初期的康复机会

母义明主任医师认为,患糖尿病1年以内的人被治愈的可能性有60%~70%。对刚诊断出糖尿病患者,有60%的康复机会或痊愈机会。这个治愈率是非常高了。

我在年时也提出让2型糖尿病减少90%。

比这个数字更重要的是,怎样的治疗才可能让糖尿病恢复。糖尿病健康管理方法的研究和实践,是我从年开始坚持21年的工作核心。

2、长期糖尿病的康复机会

母义明主任医师认为,如果患糖尿病病程已经超过10年,被治愈率不到1%。但依然存在治愈的可能。

我在《有效康复糖尿病》《驯服血糖》等糖尿病专著中介绍了一个引起世界范围广泛报道的案例:10年病史1型糖尿病康复的案例。当然,1型糖尿病往往更复杂,尤其是儿童糖尿病患者,家属的担忧和干预常常成为治疗阻碍。2型糖尿病康复的机会更高一些。

我们看到,一个错误的治疗可以让疾病长期化、终身化。而这居然成为了一些糖尿病商业医学的标语,成为打击那些可以康复糖尿病医学的手段。这是令人悲哀的。

3、宣传糖尿病不可治愈的可恶

曾经一段时间,糖尿病被宣传为不可治愈的终身疾病。对于那些努力寻找康复糖尿病方法的医生甚至患者,进行无形的攻击。患者被认为没有头脑、愚蠢和不科学。而医生则被指责为不科学甚至骗子。

商业医学是希望糖尿病患者一个都不能康复,终身使用某某药。以至于现在还有一些患者的孩子,当父母在糖尿病健康管理上感觉效果很好时,他们却鄙视地怒怼父母说是愚蠢和被骗了。因为他们坚持糖尿病是治不好的,所以也没有必要治疗或者只能采用降糖药物维持。在商业医学的教育下,这种悲剧不断地发生。

母义明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所做的讲话是非常积极的。医院的商业医学技术-声称糖尿病不可治愈必须一辈子降糖的,一下子就暴露在阳光之下了。

4

糖尿病治疗与诺贝尔奖

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有人在大媒体上公开宣称,谁治好了糖尿病谁就获得诺贝尔奖。我在年轻时还信以为真。年,当我知道我治好了一个糖尿病之后,当时还想能不能获得诺贝尔奖。

后来才知道诺贝尔基金会是一个私人基金会,我获得这个基金的机会几乎为零。而且我还知道了糖尿病实际上在国外没有记载说它不能康复。相反在教科书里有记载糖尿病康复的说法,或者是这样的医学理论。

说治好糖尿病能获得诺贝尔奖的说法,更多地是用来指责那些努力钻研糖尿病康复的人的。这么难的问题,是你这样普通人可以钻研的吗?!比如指责我的时候就说:糖尿病不可治愈这是世界公认的。如果你能治好糖尿病早就获得诺贝尔奖了。你现在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所以你就是治不好,就是骗子。

21年过去了,我们看到医院医院的专家学者,都明确表明:糖尿病是可以有治愈机会的。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科学进步。

3

如何看待糖尿病的康复机会

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吗?答案是可以。但不意味着所有的糖尿病都必然能够治愈。

我们下面就讲一下哪些糖尿病容易治愈,哪些治疗的方法有助于糖尿病治愈。

1、应激性血糖升高或继发性血糖升高

医院医院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说糖尿病初期有大量的治愈机会。那么,糖尿病是不是都有大量的治愈机会?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现在的糖尿病诊断,常常简化为空腹血糖高于7.0mmol/L就被确认为糖尿病。这经常把继发性血糖升高或者叫应激性血糖升高当成了糖尿病。

案例分析:最近我的一个弟子跟我说,他的一个患者感冒了,到医院之后医生说是高血糖导致了感冒,必须降糖才能治好感冒。

这样的解释很荒唐,是因果倒置。此时的高血糖明显是感冒引起的人体应激性反应。也就是感冒导致了高血糖。

在这种事情上,我在、、好多年在不同的场合讲,包括对医生院长的培训上都在讲。

我的一些患者遇到这样情况时,我直接告诉他们先等一等,先别着急治糖尿病,再过个二十几天你再去治。如果那个时候血糖好了就好了。

关于继发性血糖升高或者叫应激性血糖升高,在年和张心湜院士等一些专家进行交流时,我也讲了:如果是严重的感冒引起的高血糖,在感冒完全治好之后半个月之后,15天到25天,很多情况可以自然回落到健康状态。

显然,一个患者因为感冒被诊断为糖尿病时,通常随着感冒的自愈,糖尿病的治愈率是很高的。

2、过度降糖干预血糖的自然回落

但是为什么以前就这样的糖尿病也治不好呢?

是因为过度降糖。本来是感冒引起的血糖升高,隔一段时间就可以自然落回来了。但过度降糖就使这样的机会没了。也就是这次感冒好没好不说,这次感冒让患者成为了糖尿病患者。这个事情严格上说是一个医疗错误。

这是前几天一个弟子分享的一个病例。患者是因为感冒后检查血糖高,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已经吃了一段时间的二甲双胍。弟子根据这个患者的具体情况直接把患者的二甲双胍停掉了。停掉后过一段时间,患者的血糖恢复到正常状况。如果继续使用二甲双胍严格降糖,那这个患者的康复机会也就没了。

还有很多,如关节疼痛、创伤、感染等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这种血糖升高在临床上也常常直接诊断为糖尿病。对于这样有明显血糖升高原因的继发性糖尿病,一旦放宽了血糖管理,那么这些患者都是容易好的。

还有像对空腹血糖的诊断时间不对,然后误诊为糖尿病等等。

3、发病率、康复率与诊断区分的关系

不区分应激性血糖升高甚至误诊的情况在糖尿病诊断中是客观存在的。在我看来,这样的诊断属于医疗错误。如果说,我们今天不注意到这样的医疗错误,我们的患者的康复率就非常高。

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可以在诊断的时间点上严格区分,进行分情况诊断。这可以导致糖尿病发病率下降和糖尿病初期康复率下降。从统计角度看,不区分情况的诊断接着是高发病率和初期的高康复率。

糖尿病初期的康复率高当然让人高兴,但这样的高康复率可能包含着高误诊率和高治疗错误。

一些患者本来身体挺好的,一体检结果是糖尿病。一治疗身体就不好,然后拼命治疗,拼命治疗。患者并发症什么都来了,命也没了,最后死于并发症。这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却常常看到的情况。

4

怎样的医学主张改变了糖尿病的康复机会

1、放宽血糖控制的世界变化带来康复机会的提高

上面的一些统计数字来自于西医学临床工作者的讲解。医院的临床工作者有庞大的患者可以统计。

我们知道,以前主张糖尿病是不可康复的也大都是西医学者。之所以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观点,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治疗策略。

从西医的治疗上来看,药品依然主要是那些药品,但差别主要体现在用量加减量上发生了变化。仅仅就是这样的一个变化就使很多人有了康复的机会。

而这种变化的根本在于对血糖的正确态度。

年开始,世界对糖尿病控制的血糖指标就已经放宽。在年3月6日,美国内科医学协会甚至放宽到对那些重症糖尿病患者只要身体健康就好,血糖可以不设上限。

血糖可以不设上限就是血糖可以多高都行。甚至是提出了这样宽松的血糖管理办法。这个办法根本上改变了糖尿病患者的命运。

2、血糖性质区分与放宽血糖

我在-年左右开始提出良性血糖升高和非良性血糖升高这样的概念。年总结了一些文章发布。年在《驯服血糖》中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划分。

血糖性质划分的意义在于:我是要让这个世界看到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的保护意义。

我在年5月份写给英语世界的医生和患者的那本书叫《ConquerDiabetesMellitus》,可翻译为《糖尿病革命》或《战胜糖尿病》。在这本书里,关于良性血糖升高和非良性血糖升高的划分问题,我做了特别的说明。

我说随着社会心理对这样的观念接受程度的增加,将会修改相关内容。修改什么相关内容呢?

我提出可能以后对那个值,血糖性质区分量表那个值可能调整为零。除此之外我没有说要做哪些调整。

我在《驯服血糖》最后面做了一个附录说明:纪念伽利略望远镜发明周年。在那里面阐述了我为什么要那么做。就是因为我觉得伽利略如果换一种做法,他就不至于受到那样的迫害。何必急着把正确的做法说出来,不给人们理解和接受的一个缓冲余地呢?如果伽利略只告诉人们望远镜的原理和可以用来看天空,那么则不会引发人们对太阳围着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着太阳转的恐慌。他就不会受到那样的迫害了。

我内心想表达的就是:

在人们认为糖尿病只能通过降糖来治疗的时代,在人们认为把血糖强行降低到正常人水平就是最好的糖尿病治疗的时代,在人们认为高血糖就是糖尿病、糖尿病就是高血糖的时代,要让人们认识到至少存在一些对健康有利的高血糖,已经是冒着很大的风险了。

关于后面的调整,在年3月6日之后我就敢说了:其实我要调整的就是血糖升高对患者都是起保护作用的。只要血糖没有特别升高到超过33mmol/L,避免引发高渗昏迷。

研究表明,超过33mmol/L的血糖可能引发高渗昏迷,但也不是绝对发生。但毕竟风险太大。避免这样的风险,需要认真地降糖。

在我看来,降糖只是在极端情况下的紧急治疗方法,而不应该是常用药物。当然,在现在的情况下,已经不大可能。因为更多人更早地使用了降糖药物,已经形成药物依赖甚至上瘾。这可能是药物上的,也可能是精神上的。

关于良性血糖升高的问题,实际上我就是想让这个世界的人看一看:很多时候血糖升高对患者健康并没有危害,而是有益的。

我很欣慰,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很多患者朋友理解了我的主张并坚持在实践中保护自己的良性血糖升高,健康得到很大改善甚至糖尿病痊愈。

在此,糖尿病能不能康复这个话题其实已经没有必要讨论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母义明教授已经说了:初期糖尿病康复率60%-70%,这是非常高的。

5

糖尿病一定要康复吗?

糖尿病存在治愈的可能,但不意味着每一个糖尿病都能治愈。实际上感冒也是如此。感冒大部分可以自愈,但是一些年老体弱的人,往往在一次重感冒后死亡。

糖尿病是不是一定要康复?这个话题在今天是值得讨论的。

对糖尿病人而言,糖尿病康复了更好;如果不能完全康复,但能相对健康和长寿也很好。

案例分享1:对应激性血糖升高的耐心等待

他们夫妻俩都在我们这里进行健康管理。他爱人在我们的桑*子营养干预下早就好了。但是他的情况没有他妻子那么理想。

在来到我们这里之前,他也尝试过降糖。但是当时一降到所谓正常水平,身体就非常难受。于是他放弃了降糖的方法,来到我们这里。从此后他一直坚持自在的饮食方式,想吃含糖的水果就吃,想吃什么就吃。他血糖一直偏高。他血糖高的时候身体也没有不舒服。也就是在血糖高和舒服、与血糖控制好和难受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在中间,他出现一次血糖非常大的波动,空腹血糖在15mmol/L以上,而且维持了非常长的时间,接近1年。

客观来说,很多时候身体的变化原因,我们并不知道。中医西医都不知道。也就是除了血糖高以外,我们没有发现其他明显的病征。我们只看到生命状态的稳定,由此来推测目前的状况怎么样。

我实事求是地和他进行沟通。建议观察。他很理性地决定放宽血糖,按照我所讲的道理来处理。

在观察的过程中,将近1年的时间里,他没有进行强行降糖,身体也一直处于较为正常的状态,偶有感冒等情况,血糖观察一段时间就平稳地回落了。

我们观察到血糖又下来了。虽然没有下到正常的水平,但是现在已经回落到国外对血糖管理的要求。对年龄大的人空腹血糖不超过10mmol/L就行。中华医学会的血糖控制标准:对病重、年龄大的这些患者,血糖控制的建议是空腹血糖5.6-10mmol/L就可以。

总体来说,这位患者没有被高血糖吓倒,也没有过度降糖让身体出现问题。可以说,他非常理性。同时,桑*子营养干预使他在这样的应激状况下仍然保持健康,最后度过了那次应激。

应激反应,有的时候我们是知道原因的。比如进食障碍、腹泻、便秘、高烧、外伤等等。但有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原因。我们只知道血糖升高了,并没有发现其他的不好的身体状况。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一个耐心等待血糖回落的态度,在原因不明时不进行强行降糖,则对健康更有利。

案例分享2:7年坚持不降糖的体验

有一个年轻的患者使用了7年桑*子。

他很年轻。通常年轻人恢复会快一些。但是他的血糖一直是处于偏高的。我们一直试图找出血糖偏高的原因,但是一直没有找到。

作为医生的我,都有些焦虑了。假如他要问我血糖什么时候好的话,我就会劝他去找别人。

我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聂文涛再谈糖尿病可以治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