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19排行榜丨NO3糖尿病患者应该掌握
TUhjnbcbe - 2021/4/26 13:18:00

中国临床营养网(lcyycc)

作者介绍

马文君

医院营养科主任主任医师

《中国临床营养网》专家顾问

广东省营养学会学会副理事长

擅长:危重病肠内肠外营养、心脏围术期、肿瘤恶病质、妊娠糖尿病等的营养治疗

坐诊时间:每周二/四上午(东川门诊三楼)

科室—转

文章来源:粤营养越健康

已授权《中国临床营养网》转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我国已进入糖尿病大国行列。科学饮食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应该贯穿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始终。然而糖尿病饮食调控不只是限制能量、限制甜食、少吃一点那么简单,今天“笔者”就和你聊聊糖尿病患者应该掌握的正确的进食顺序,看看你吃对了吗?

最新的《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中提出:调整进餐顺序,养成先吃蔬菜,最后吃主食的习惯。

啊?这和我们平时吃饭顺序正相反呢!

的确,改变进餐顺序是一种简单、易行、有效的利于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的方法。

在糖尿病患者中所进行的干预研究显示与先吃主食后吃蔬菜(g/d)/荤菜的进餐顺序相比,先吃蔬菜/荤菜后吃主食,其餐后血糖、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进一步研究显示,按照蔬菜--荤菜--主食的进餐顺序可降低餐后血糖波动。长期坚持,还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因此改变进餐顺序,按照蔬菜--肉--主食的顺序进餐,利于糖尿病患者短期和长期血糖控制。

青岛大学的研究: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3组,按照主食居前、居中、居后的进餐顺序,短期试验的观察其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方法1:主食居前吃;方法2:主食居中吃;方法3:主食居后吃)。均鼓励细嚼慢咽,每餐进食30分钟,主副食间隔10分钟。结果表明:主食越早吃,餐后血糖越高;主食越早吃,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也越高,持续时间越长。

按照主食居前、居中、居后的进餐顺序,长期试验的观察对糖化血红蛋白和体重的影响(A组:主食居前吃;B组:主食居中吃;C组:主食居后吃)。结果表明:随着主食进餐顺序由前向后转移,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反映近2~3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水平依次降低。与最先吃主食相比,最后吃主食不仅有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而且有利于控制体重。

国外的研究也表明:无论是2型糖尿病还是非糖尿病人群,先吃蔬菜后吃主食的进餐方法均可以降低餐后血糖;针对出院的糖尿病患者给予先吃蔬菜后吃主食的强化教育1-2.5年后,其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有明显下降,且蔬菜摄入量明显增加,而主食、水果、油脂、饮料和甜食的摄入减少。

分析可能原因:先吃蔬菜和肉类,因其富含膳食纤维、蛋白质,可以延缓碳水化合物的胃排空时间,减缓升高血糖的速度,随之刺激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减少,进而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膳食纤维和蛋白质也可增加饱腹感,对控制总能量和营养素的摄入也有一定的帮助;先吃肉类可促进肠促胰素(GLP-1可以依赖葡萄糖形式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具有增加饱腹感、延迟胃排空的作用)的分泌,从而有助于餐后血糖的管理。

当然,饮食对机体影响复杂多变,这些研究或多或少有其局限性,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的研究。但是我们可以尝试这一行为的改变,从每一餐入手。通过改变进餐顺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对控制体重和血脂也有一定帮助,简单易行,赶快行动吧!

参考文献:

1.中国营养学会糖尿病营养工作组.营养学报.,39(6):-.2.孙渊.碳水化合物的进食顺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青岛大学.硕士论文.3.SaekoImai,MichiakiFukui,ShizuoKajiyama.Effectofeatingvegetablesbeforecarbohydratesonglucoseexcursions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J.Clin.Biochem.Nutr.,54(1):7–11.2.ShuklaA,IliescuR,ThomasC,etal..FoodOrderHasaSignificantImpactonPostprandialGlucoseandInsulinLevels.DiabetesCare.;38(7):e98-e99.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年2月14号上午8:00时,本平台

1
查看完整版本: 19排行榜丨NO3糖尿病患者应该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