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已经超过了肺癌,成为新一代女性患者中的肿瘤之王。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永远适用,但除去肿瘤本身,还有更多的与肿瘤伴随的其他疾病。我们熟知的糖尿病(diabetesme11itus,DM)就是一种与乳腺癌高度相关的疾病(乳腺癌重要的伴随疾病之一),与此同时中国又有着中国特色的DM人群现状,我们要高度重视乳腺癌患者及普通人群中隐匿的糖尿病患者!
下面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乳腺癌患者中糖尿病的知识吧!
一、糖尿病的基本情况以及其与乳腺癌的关联
普通人群DM发病现状
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的代谢紊乱,将会造成多系统损害,例如眼睛、肾脏、神经系统、心脏血管系统等,各组织器官会出现慢性进行性病变。《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指出,坚持预防为主,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核心,这并不该是一句口号。年进行的调查显示,我国20岁以上的成年人DM和DM前期的患病率分别是9.7%(女性为8.8%)和15.5%(女性为14.9%)[1],中国成人DM和DM前期患者分别有万和1.48亿。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rnationalDiabetesFederation,IDF)发布的第8版全球DM地图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共有4.25亿成人(20~79岁)DM患者,估计患病率为8.8%;而中国成人DM患者数量可能已经高达1.14亿,位居世界第一,占全球成人DM患者总数的1/4以上,且这一数据仍在继续增长。中国已成为糖尿病第一大国,而DM的发生与发现更值得每个人注意。
DM与乳腺癌相互关联
已有大量研究显示,DM与乳腺癌有相关性,DM患者中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DM与乳腺癌的发病有许多相似点,如生活方式和环境危险因素、工作学习压力大、肥胖、不良生活习惯、体力活动减少等,这些DM的高危因素大多也是乳腺癌的发病因素;DM患者身上存在的代谢紊乱以及胰岛素抵抗等也易增加肿瘤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2]。与此同时,有研究发现,肿瘤带来的血糖异常,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等,也会使乳腺癌患者中DM的发病风险增加。不仅DM提高了乳腺癌的发病率,乳腺癌也提高了DM的发病率,两者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可以改善糖尿病的高漏诊现状
OGTT试验的方法及重要性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glucosetolerancetest,OGTT)是一种葡萄糖负荷试验,将75g葡萄糖溶于~ml温开水中,记录时间,嘱患者5分钟内喝完,分别于喝糖水后30分钟、60分钟、分钟,按时静脉采血后观察血糖变化。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是诊断DM的确诊试验,尤其适合亚洲人群以餐后高血糖为主的糖尿病的诊断,应该广泛应用于DM的临床诊断中。中国具有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文化特色,相较于西方的高蛋白摄入,具有胃排空比较快的特点,伴随而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餐后高血糖而空腹血糖正常为发病特点的DM。OGTT试验检查不仅可以检测空腹血糖,还可以同时完美地检测餐后血糖的变化,较好地诊断国内患者的DM。
既往工作中忽视OGTT带来的局限
既往曾忽视了OGTT试验的重要性,DM以及DM前期患者具有极高的漏诊率,正常人群中约有50%~70%患者可能被漏诊[3]。众多DM患者没有注意自身的饮食情况以及其他应该干预的点,依旧肆意挥霍自己的身体,导致胰岛功能的受损进一步加重等,这对于人群的健康问题是一种极大的伤害。而此状况在乳腺癌患者高DM发病率的条件之下,只会具有更加糟糕的情况。有学者应用OGTT试验检测筛查了系统治疗后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糖耐量异常情况,发现其DM(包括已知晓DM和未知晓DM)和DM前期发生率分别为21.8%(已知晓DM4.2%,未知晓DM17.6%)和43.7%[4],明显高于中国正常女性人群的DM总发生率(8.8%)及DM前期发生率(14.9%)[1],其中DM和DM前期的未知晓率高达80%。相信开展好传统的空腹血糖检查,再加上OGTT试验,不容乐观的患者疾病未知晓,大量DM和DM前期患者藏匿于正常人群(尤其是乳腺癌人群)的现状一定可以大为改观。
三、明确乳腺癌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的有利之处
生活方式干预使DM人群获益
血脂相关心血管事件已超过乳腺癌本身,成为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首要死亡原因。而乳腺癌患者中具有非常高比例的未知晓DM和DM前期。我国大庆DM预防研究作为全球2型DM一级预防的里程碑式研究,其研究结果备受国际同行瞩目。随访30年结果显示:对DM前期和部分早期DM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饮食和运动干预)仅6年,也会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提示生活方式干预在这一DM患者和DM前期人群中可带来长期临床获益[5]。
生活干预方法及作用
对乳腺癌患者DM前期的生活方式干预,可参照大庆研究中的干预措施,包括饮食干预与运动干预。饮食干预主要为控制能量的摄入,对体重正常患者,每日能量摄入可控制在25~30kcal/kg(55%~65%碳水化合物,10%~15%蛋白质,25%~30%脂肪),并鼓励患者多吃蔬菜,减少酒精及单糖摄入;对超重患者,应鼓励其减少每日卡路里摄入以降低体重,每月减少0.5~1.0kg体重直至体重正常;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进行调整。运动干预需根据患者年龄及身体条件进行制定,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增加每日活动量。乳腺癌患者中80%的DM和DM前期患者仅能通过OGTT试验检测发现,重视乳腺癌患者的未知晓DM和DM前期筛查与干预,有可能明显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并且改善预后,这对于所有乳腺癌患者以及相关临床工作者,都是一个进取奋斗的目标。
“糖脂工程”目的与要求
“糖脂工程”是近年来,为了提高DM防治能力以及建设整体诊疗水平,规范基层DM诊治和管理流程,即推进基层DM血糖、血压、血脂“三高共管”的综合管理。乳腺癌患者中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和漏诊、漏治率都比较高,诊治不规范的情况较为严重,也有必要在乳腺癌患者中启动“糖脂工程”,即推进乳腺癌患者中血糖、血压、血脂“三高共管”。“”表示了对于DM患者中,控制血脂的具体范围,具有不同患DM危险因素的病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范围有所不同。即DM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值控制在2.6mmol/L以下,DM极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mmol/L以下。倘若不进行OGTT试验检测,人群处于高未知晓DM的状况,可能出现患者高危而不知的可能性,血脂高而不控制,疾病进展而无为而治。这是所有人不想看到的。
明确患者自身因素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乳腺癌患者首次确诊时、化疗期间及系统治疗后具有非常高比例的DM和DM前期,而患者在接受治疗时,是否DM被发现和诊治,也是尤其重要的。DM患者免疫细胞功能受损,清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会下降,感染发生率相对于正常人群处于高值。若DM患者术前高血糖状态没有控制,术中及术后并发感染、酮症酸中*等的风险增高。是否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同时,手术反过来也会影响血糖,许多外科手术患者常常需要禁食,各种因素作用会导致胰岛功能更加紊乱。医院中输液治疗是非常常见的,其中大多数是葡萄糖注射液,而对未知晓DM和DM前期病人进行输液,无疑是雪上加霜,这为危如累卵的胰岛功能加上更大的负担,倘若知晓DM和DM前期发生的情况,输液中加胰岛素进行拮抗,治疗效果才能保障。将合并DM的乳腺癌患者当成普通乳腺癌患者处理,对于临床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对于患者本身,爱惜自己的身体,明确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患者,这也是尊重自己。对乳腺癌患者行OGTT试验筛查,势在必行。
DM和DM前期是乳腺癌重要的伴随疾病,全方位处理好乳腺癌伴随疾病与个体健康的关系,才可以符合《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提出的要求,更体现了我们用最大的努力治疗每一位患者的决心。这一重要目标的实现,需要临床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需要所有患者自省自注。
了解了这么多的乳腺癌与DM的关系,我们将本文内容总结归纳成以下几点:
1.乳腺癌患者中具有非常高比例的未知晓DM(20%左右)和DM前期(50%左右),仅能通过OGTT试验早期发现。
2.乳腺癌患者应在首次确诊时、化疗期间及系统治疗后积极通过OGTT试验等方法筛查DM和DM前期。
3.DM和DM前期患者也应需警惕乳腺疾病的发生,早防早治。
4.乳腺癌患者若确诊DM或DM前期,则需多学科联合评估病情,研究个体化治疗方案,同时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干预与运动干预,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心血管死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YangW,LuJ,WengJ,eta1.PrevalenceofdiabetesamongmenandwomeninChina[J].NEnglJMed,,(12):—.
[2]孔令泉,卢林捷,吴凯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