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我国每14人就有1人患糖尿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
年全球总共约有万人
因为这种疾病死亡
其中80%以上的死亡病例
发生在低收入与中等收入国家
而到年……
糖尿病将成为第7项主要死亡原因
控制血糖、注意饮食
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事情
来看看这糖尿病与饮食的10大误区
您中招了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全球糖尿病报告》称,年全球有4.22亿人(或者人口的8.5%)患有糖尿病,而这一数字在年为1.08亿,除此之外,自年以来,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几乎翻了一倍。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贡献了全世界1/3的糖尿病者。中国成年人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11.6%,糖尿病患病人群约1.1亿。年,我国糖尿病化死亡率10.25%。
除此之外,我们对糖尿病与饮食的了解也存在有很多误区。
误区①
甜味剂会导致糖尿病
事实:甜味剂,比如说甜蜜素和阿斯巴甜等等,它们可以给我们提供甜味但是却几乎不含能量,并且不会升高血糖。
因此,甜味剂是糖尿病病人的一种良好替代产品。若是想吃甜味食物,却又担心升高血糖,甜味剂食品就是糖尿病患者的不错选择。既可以尝到“甜头”,又不用过于担心血糖,食用时注意适量原则即可。
误区②
只可以吃素菜不可以吃肉
事实: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的是日常饮食的平衡。不吃肉类可以会使机体蛋白质不足,容易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会更易发生感染。
优质的蛋白质对于糖尿病人的健康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也应该保证每天都能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良好的蛋白质来源包括瘦肉和豆类等,所以,糖尿病人也应该均衡补充蛋白质。
误区③
糖尿病就是因为糖吃多了
事实:实际上,导致糖尿病的因素有很多种并且很复杂,除了基因的易感性,吸烟、肥胖、情绪压力等多种因素都有可能诱发糖尿病,而不仅仅是因为糖吃多了那么简单,因此这一说法过于片面。
糖尿病病人之所以尿中含糖,并不只是因为糖吃多了,主要原因是身体胰岛素代谢出现问题,没有办法利用身体摄入的糖。
预防糖尿病很重要的一点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而不是不吃糖或者少吃糖那么简单。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若是不可以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血糖的控制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误区④
血糖指数高的食物都不可以吃
事实:血糖指数是衡量食物血糖反应的一个指标,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但是并不可以盲目的按照血糖指数来挑选食物,还要看食物的血糖负荷与碳水化合物的总量。
血糖指数(GI)越低的食物对血糖的波动影响越小,因此通常会建议糖尿病患者吃低GI食物。
但是这也不意味着那些高GI的水果就不可以吃,还要看血糖负荷(GL),它是将摄入碳水化合物的质量与数量结合起来加以评价膳食总血糖效应的指标,对于指导饮食更有实际意义。
比如,西瓜与梳打饼干的GI都为72,但是克食物所含碳水化合物却大不相同,梳打饼干每克所含碳水化合物约76克,其GL大约为55,但g西瓜所含碳水化合物约7克,其GL约为5,两者的GL就相差l0倍之多。
误区⑤
只可以少吃或者不吃主食
事实:很多糖尿病患者都认为控制血糖就不可以吃主食,即使吃也只可以吃一点,实际上这完全是部分人的误解。
饮食控制是控制每日摄入的总热量,单纯控制某类食物不合理,而且过度控制还可引起低血糖及营养不良等,应当平衡摄入各种饮食。
而我们现在的主食最大的问题在于太精致,比如现在的精白米面,除了会损失维生素与矿物质之外,血糖指数也会高,的确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说,日常主食的选择应该尽量少吃精制加工的主食,包括现在的“精白细软”米面;而应该食用粗粮与豆类等主食,同时注意粗细搭配,比如在白米白面中加黑米、大豆等。
因此,我们需要提倡杂粮主食,比如黑米、*米、薯类等,需要控制的主食主要是精白米面。
误区⑥
只可吃不甜的食物
事实: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物时并不可以仅凭味道来选择,还需要看它所含的成分与总能量。
大部分有甜味的食物都是含有糖的,比如蛋糕、甜饮料和饼干等等,这些含糖的甜味食物会升高血糖,应该控制少吃,糖尿病患者日常应该多注意控制。
不过,现在有些甜味食物实际上是用的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甜蜜素等等,甜味剂虽然有甜味都是几乎不提供能量,这些甜味食物适当吃点也无妨。
而且,有些没有甜味的食物,例如我们吃的米饭和馒头,虽然吃起来没有甜味,但是它们所含的淀粉在消化之后会变成葡萄糖,也不可以多吃。
误区⑦
不可以吃水果
事实:大部分水果的血糖指数并不高,血糖负荷普遍低,因此糖尿病人可以适量吃水果。
美国糖尿病协会就认为:糖尿病人可以吃水果。在他们提供的糖尿病病人饮食建议里,首条就是需要多吃水果与蔬菜,而且最好是吃各种颜色的水果与蔬菜,以丰富水果的多样性。
但是,糖尿病人最好不要喝果汁,果汁通常会损失一些膳食纤维,而且血糖反应会高于完整的水果,所以最好直接吃水果,如果不方便可以切小块吃,也好过直接榨汁喝。
误区⑧
无糖食品可以放心吃
事实:“无糖”并不意味着无碳水化合物或者无热量。
我国营养标签标准规定,一种食品若是要声称“无糖”,要求满足固体或者液体食品中每克或者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指碳水化合物)。
而现在我们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无糖产品”,比如无糖麦片、无糖饼干和无糖藕粉等,虽然没有含人工添加的蔗糖,但是仍然含有大量淀粉,有的甚至还添加了葡萄糖浆、淀粉糖浆、麦芽糊精和麦芽糖浆等等配料。
实际上它们升高血糖的速度毫不逊色于日常所吃的白糖,因此日常还是少吃为妙。
误区⑨
吃酸奶可以防糖尿病
事实:酸奶是一种很好的钙质来源,而且,虽然酸奶中加入了糖,但是按同样数量的碳水化合物来比较,还是比白米饭白馒头的血糖上升速度慢得多,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可以支持这个理论。
每天食用酸奶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糖尿病人可以喝酸奶,但每天一杯酸奶能否真正的预防糖尿病现在还无法确定。
而且,现在一些发现酸奶有益血糖控制的研究中大多都是每天一份酸奶,大约是28克。
但是目前我国的酸奶一份小包装都是克左右,差不多是每天4倍的量,这个摄入量如果控制不好,就很有可能会超量。而且酸奶的含糖量较高,若是我们想吃,在吃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误区⑩
吃苦瓜可以治糖尿病
事实:实际上,如今关于苦瓜降血糖方面的研究大多都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异,关于苦瓜是不是可以降血糖和治疗糖尿病依然没有定论,因此,这个说法目前没有事实依据。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是严格遵循医嘱服药与控制血糖,在日常生活中要均衡饮食,千万不要轻信网络上或者民间流传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