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节奏、高热量下的现代生活
让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年轻人们可能都觉得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病
离自己很远
其实近得可怕
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居全球第一
每10个中国成年人
就有1个糖尿病人
每2个中国成年人
就有1个糖尿病前期患者
而且糖尿病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
有多种并发症
可能导致失明、足部残疾、
肾衰竭等严重后果
可是,好好的一个人
怎么就得糖尿病了呢?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得糖尿病?拿“吃糠咽菜”的基因
来吃大鱼大肉
专家们的解释是:中国人有“节约基因”,“由俭入奢”之后,就更容易肥胖、得糖尿病!所谓“节约基因”,意思是人在吃糠咽菜时,身体的某些基因会最大限度地吸收营养。
而近几十年来,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个基因依然在开放着,营养物质得不到充分消耗,就造成营养过剩。
粮食吃得越来越细
中国传统的饮食以五谷为基础。但近年以来,我们的粮食越吃越细,现在,精白米面是我们经常选择的。可精米精面几乎不含纤维,吃进体内,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谢,会让血糖急速升高。
此外活动量越来越少,这些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被马上消耗掉,活跃的胰岛素只能把盈余的葡萄糖储存起来。如果我们每天吃进去的热量总消耗不掉,就造成了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血糖值就越来越高了。身体若是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便会得糖尿病。
就知道瘦
而不知道锻炼肌肉
肌肉欠缺锻炼,也是中国人糖尿病高发的重要原因。因为肌肉中有肌糖元,肌肉一运动,肌糖元就把食物转化的血糖消耗了,所以血糖就会降下来。
长肌肉的办法就是适度地负重练习。如果你能坚持每天快走三四十分钟的话,最好还能保证每周两次的负重,无论是举哑铃,还是给腿上绑了沙袋后抬腿或者步行,总之你要感到胳膊和腿上的肌肉绷紧了,而且觉得酸、累,肌肉才得到了锻炼。
(资料图图文无关)
出现哪种症状需警惕糖尿病?“三多一少”
吃得多、喝水多、尿得多、体重减少。越是消瘦的人“三多一少”症状越明显,但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有“三多一少”的症状,有时候只表现出其中一种。
吃得多:糖尿病患者血糖无法进入细胞供能,大脑会接收到细胞的“饥饿”信号,因而指挥人不断地想吃东西。
体重减少:细胞等不来糖供能,只得消耗脂肪来获取能量,因此人体脂肪消耗的越来越多,体重越来越轻。
尿得多:肾脏无法完全重吸收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只能让葡萄糖从小便排出体外。每排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就会带走一个分子的水,糖尿病患者就出现了多尿。
喝水多:患者多尿,人体水分不够,大脑收到“渴”的信号,控制身体不断饮水。
现在的医学水平
还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手段
一旦得病,终身治疗
所以
糖尿病重在预防
6个一点儿血糖稳稳的杂一点儿
减少白米白面主食
用全谷杂粮、薯类蔬菜替代一半
适量蛋白质,大量蔬菜
混合饮食控血糖
粗一点儿
主食粗点好,千万不要细
选择全麦,不选白面
选择糙米,不选精米
瘦一点儿
肉不能少,但要选瘦弃肥
吃鸡鸭鹅,不吃皮
鱼肉脂肪含量低,就很好
懒一点儿
蔬菜能不切细就不切细
豆子能整粒吃就不煮烂
水果能吃整个就不榨汁
土豆整个比土豆泥好
淡一点儿
油盐都要少一点
可以适当加点醋
狠一点儿
不抽烟,不喝酒,不久坐
不要向基因和坏习惯低头
告诉更多的人
让大家都远离糖尿病吧!
编辑
金石审读
吾梦
来源
丁香医生、新华社、CCTV健康之路等
联系青报君qingbaojunwx
点这里让更多人知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