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危险因素
TUhjnbcbe - 2021/3/10 13:53:00
北京那治疗白癜风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

01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的眼球最内层是接受光线的视网膜,类似照相机的胶卷或者CCD图像传感器。一旦视网膜发生病变,无法看到清晰的物像。目前的科学条件还无法修复或更换病变的视网膜,因此,糖尿病一旦累及视网膜,会严重影响视功能,需要引起糖尿病患者、内分泌和眼科医师的高度重视,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保持患者长期的视功能极为重要。随病程延长,再加上不良的血糖控制,眼底视网膜发生严重的缺血缺氧、组织坏死,同时引发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出现,加重出血。疾病发展到后期发生视网膜脱离以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使患者视功能进一步下降。由于患者在出血前可能无明显视功能减退,往往未引起足够重视,而一旦发生出血,就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这就是为什么视网膜新生血管有很大危害性的原因,需要定期随访,发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要及时治疗,以阻止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危险因素

国内外多项以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糖尿病患者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率约为1/3,而严重威胁视力的DR的发病率为6%~13%。其危险因素如下:(1)病程长短是已经肯定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发现,DR的发生和严重程度与糖尿病的病程密切相关。病程5年的DR患病率28.8%,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患病率为2%;病程15年时,DR患病率77.8%,PDR为15.5%。病程超过30年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2)血糖水平是公认的危险因素:经过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后能减少眼、肾、心并发症危险性的1/4~1/3。糖化血红蛋白每降低1%,发生DR的风险可降低21%。(3)高血压也是DR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有报道显示,DR患者的收缩压高于非DR患者,血压严格控制组较血压控制不良组发生DR的风险减少了34%。(4)高脂血症与DR的发生发展仍存在争议;然而,高脂血症会引起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硬性渗出沉积,硬性渗出是一种独立的增加视力损害的危险因素。(5)妊娠:由于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妊娠血糖水平升高,会加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和恶化。(6)年龄:如果不考虑病程,发病年龄与DR的发生发展无关。但如果其他危险因素相同,1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与之相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随着年龄逐渐降低。(7)肾损害和尿蛋白:糖尿病肾病和DR同属于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肾的受累是出现DR的预警信号。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需要及时到眼科诊治,以维持现有视功能。(8)其他:吸烟和饮酒、糖尿病类型、种族、体重控制指数、血糖控制方式等,是否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争议。但以上因素对糖尿病的控制,以及全身其他部位的并发症而言,是肯定的危险因素。在以上的因素中,有些无法由患者本人改变,如种族、病程、糖尿病类型等,但有些因素可以通过积极控制减少其对全身的损害,如血糖、血压和血脂的控制,戒烟酒、减轻体重等。积极控制全身疾病可以减少或降低DR的发生发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