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医院内分泌科麻静教授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钱昆教授团队联手研究,开创性地运用钒核壳纳米棒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血浆代谢指纹图谱。今后,糖尿病患者可通过血液检测及早发现视网膜病变。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在国际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在线发表,并被选为卷首文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中老年人视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早诊早治是防止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致盲的唯一途径。然而,目前该疾病的筛查和诊断主要依赖于眼底显像,所需设备昂贵且依赖于专业眼科医师的操作及结果判读,不利于大规模筛查的开展。因此,探索一种快速、高效、简便的体外诊断技术,对早期发现和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重要价值。联合研究团队采用优化的钒核壳纳米棒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在数秒内实现痕量血浆(纳升)的直接检测及分析;而临床团队则构建了糖尿病队列,将其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建立为临床信息数据库,并通过血浆质谱检测构建代谢指纹图谱,再进一步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构建分类模型,最终实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精准体外诊断,灵敏度高达94%,特异度高达90%。此外,该方法可区分轻度与中重度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疾病的分级中也表现出明显优势,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液检测提供可靠、高效、便捷的新策略。未来,糖尿病患者只要进行血液检测,就可快速发现视网膜病变并知晓病变程度,尽最大可能防止因病致盲,改善生活质量。文:袁蕙芸王昊宁编辑制作:郑颖璠审核:方彤
热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