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在有明确的糖尿病史情况下,诊断并不困难。但这并不意味DR如此简单,临床上,识别确认眼底的不同影像特征,对于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尤其是眼底激光或anti-VEGF治疗时机的选择,具有相当重要意义。
下面谈谈几个具有临床意义的影像特点......
“4.2.1法则”相关的眼底影像
“4.2.1法则”,是“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定义的主要依据,也是临床制定眼底激光方案的重要依据。它包括下面3个内容:
??4个象限存在视网膜出血。
??至少2个象限发生静脉串珠样改变。
??至少1个象限内出现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
视网膜出血的象限性分布
这一征象在眼底镜下或彩色图片上即可明确。
但是,在眼底镜下或彩色图片上,不能区分微血管瘤或视网膜点状深层出血,需要FA检查加以鉴别。FA检查时,微血管瘤呈强荧光,点状出血则表现为出血遮蔽荧光。
微血管瘤,最初叫微动脉瘤,这来自于英文的直译(microaneurysm)。但后来观察发现,它其实很少来自微小动脉,而是更多地来自毛细血管,其次为微小静脉,于是称其为微血管瘤。近年又发现,它并不是血管增生性质的血管瘤,而是管壁的膨大,于是建议叫微管壁瘤。
它主要出现在内核层,假如眼底镜下能清楚看到微血管瘤,此时它的直径至少应当在20μm以上了。
静脉串珠样改变
DR时,由于视网膜局部静脉血流变慢,静脉发生扩张或串珠样改变。在眼底镜下或彩色图片上,可以看到这些改变,但不如FA显示的详细清楚。
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
IRMA表现为毛细血管的不规则扩张,是新生血管形成的早期征象或旁路血管。
检眼镜下,尽管有时可以看到“异常病灶”,但很难与浅表新生血管相鉴别。FA具有鉴别价值,造影时IRMA通常不出现渗漏,而新生血管则渗漏强荧光。
视网膜新生血管(NVE)
NVE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特征之一。
尽管在极为典型的彩色图片上,可以看到类似“菊花样”的新生血管形成,但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检眼镜不太容易发现。在FA影像上,NVE表现为渗漏强荧光。
视乳头新生血管(NVD)
NVD是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另一个重要体征,它的出现意味着视网膜缺血更为严重,容易出现视网膜前出血或玻璃体积血。
眼底镜下,视盘可以看到环状/网状新生血管形成。FA影像上,造影早期可见新生血管网,晚期渗漏强荧光。
DME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斑区的渗漏强荧光,容易理解为传统意义上的CME。但当与OCT进行对应部位分析时,这种FA影像改变可能是来自于神经纤维层的水肿。
检眼镜下看上去“并不十分严重”的眼底,FA影像上,极有可能发现非常“丰富”的明显异常体征。因此,对于DR来说,应十分注意细致分析,以免错过激光或anti-VEGF的最好治疗时机。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