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早预见健康乐百年
提起糖尿病,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它的并发症,不仅发生率高,致残率以及死亡率也非常高,所以,做好防范很关键。
糖尿病的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并发症可分为急性、慢性2种:
急性分为酮症酸中*、高血糖高渗状态、乳酸性酸中*等,出现这些情况,多是因为胰岛素活性重度缺乏及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致使血糖过高,而引起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引起。
慢性的话主要包括心脑血管、下肢血管等大血管并发症;肾脏病变以及眼底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神经病变等。这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一定要当心。
糖尿病的信号
皮肤瘙痒;患者的血糖如果超出正常范围太多,容易导致皮肤细菌滋生,更易发生感染,引起瘙痒等症状。这时要注意避免搔抓,不然会越来越严重,可以用冷水湿敷,,轻轻拍打,症状比较严重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痒药物止痒。
皮肤感染;大约有一半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皮肤感染,这和血糖高有一定的关系,高血糖和尿糖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外周神经病变使得皮肤感觉下降,容易受伤,继发感染。
伤口难愈合;糖尿病患者一旦受伤,伤口会比一般人难愈合,甚至会溃脓、感染。这主要是因为血液中血糖过多,利于细菌繁殖,同时降低免疫力,导致伤口久久难以愈合,严重的还可能引发局部坏死。
手脚麻木,感觉变差;如果一直处于高血糖状态,还可能引起围神经病变以及血管循环障碍,进而出现四肢麻木、刺痛,变凉,手脚感觉缺失等症状。
糖尿病高危人群
具备以下因素之一,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超重与肥胖
3、高血压
4、血脂异常
5、静坐生活方式
6、糖尿病家族史
7、妊娠糖尿病史
8、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育史
6.1mmol/L≤空腹血糖(FBG)7.0mmol/L,或7.8mmol/L≤糖负荷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为糖调节受损,也称糖尿病前期,属于糖尿病的极高危人群。
糖尿病的预防
1、普及糖尿病防治知识;保持合理膳食、经常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
2、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及早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
3、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使超重肥胖者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下降7%,可使糖尿病前期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下降35-58%。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治疗
1、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
2、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3、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病情的有效方法,自我血糖监测应在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4、积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点击“阅读原文”更多惊喜等你发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