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确诊2型糖尿病的那一刻,我就开始寻找自己患上糖尿病的原因,并且希望通过一些努力实现逆转,因为那时我才38岁,我不希望自己的后半生都与药物相伴,还要随时面临并发症的风险。
做了基因检测,没有糖尿病的相关基因,身材也不是很胖,通过学习糖尿病知识,我明白了血糖升高的“罪魁祸首”。
长期以来,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抵抗力低,经常感冒,都会激发身体的升糖激素分泌,拉高血糖,加上不良的饮食习惯,久坐不动的工作状态,又进一步加重了代谢紊乱。这样的状态下,负责血糖代谢的胰岛功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加速受损,当胰岛功能降到30-50%时,自身分泌的胰岛素已经无法满足血糖代谢需要了,糖尿病就成型了。
糖尿病不能完全治愈,但不代表胰岛功能不能逆转
医学证实,自身的胰岛功能越差,对于药物的依赖性越大,血糖波动越剧烈,并发症风险也越高。这也就意味着,通过提升胰岛功能,是可以减药、停药,维持血糖稳定,远离并发症的。
从此以后,除了正常用药控制血糖,凡是对胰岛功能有利的事情,我都去做,到现在已经10年过去了,血糖状态一直很好,空腹血糖5.3,餐后血糖6.3,最近做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是6.1%。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糖尿病的并发症,除了换季或出现应激情况时每天加服1片二甲双胍,几乎没有用药。
养护胰岛功能,要从生活方式和营养干预两手抓:
一、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但改变多年的习惯并不容易,需要依靠毅力和坚持才能得到效果,我的方法如下:
1.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减少胰岛压力,胰岛素分泌更规律。具体做法是:每天分5次进食,分别在早上7:00、上午10:00、中午12:00和下午3:00,晚上6:00,每次主食的量不超过50g,早上一杯豆浆,一个鸡蛋,每天保障g新鲜蔬菜,颜色越丰富越好,能生吃的就生吃,如*瓜、西红柿,晚上7:30前吃少许水果,如半个苹果。
2.注意补水,稀释血糖,促进代谢,建议糖友每天喝-ml水,推荐糖友喝茶,如绿茶、红茶。
3.戒烟戒酒,吸烟会影响血液循环,增加心脑血管病、呼吸类疾病、骨质酥松等并发症风险,酒精本身热量较高,还会刺激胰岛组织,引起血糖波动,所以一定要戒除这些不良习惯。
4.运动是免费的降糖药,餐后有氧运动可以帮助消耗过剩的血糖,日常肌肉训练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有利于长期控糖。
我一般选择饭后半小时快走30-60分钟,上下班时也都选择步行或骑车,每天坚持,风雨无阻,血糖也日趋平稳。
二、除了“防”还要“补”,促进受损胰岛细胞的恢复,营养干预是关键
改变不良习惯是为了阻止胰岛的进一步受损,营养干预则是帮助修复已经受损的组织,实现真正的逆转。为此我查阅了很多国内外修复胰岛功能的科研成果。所有细胞学和蛋白组学研究都指向肽类营养对细胞生长修复的关键性作用。
公益解答血糖疑问您是否降不下来?
怀疑药用得不对?
不知道怎么靠吃饭、运动来降糖?
广州市二型糖尿病研究所《精编控糖科普大全》,教您学会合理用药、饮食、运动,让你不花钱也能控好血糖!控糖资料限时免费领取。
领取方法:长按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