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糖尿病人血糖3个月,从16降到6,只靠1
TUhjnbcbe - 2021/1/18 18:18:00

宋先生,今年47岁,是一名小公司的老板,平时有许多应酬,加上饮食不注意,作息不规律,所以三十几岁就得上了糖尿病。

如今,宋先生糖尿病已经10年了。

一开始的时候,他吃着二甲双胍缓释片来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得还可以。但后来慢慢药物降糖效果减弱,医生又让他加了吡格列酮和格列美脲,可是血糖还是没降下来,空腹血糖始终都在9-10之间,餐后血糖则是16、17左右,还伴随有乏力、小便泡沫的症状。

吃的药越来越多,血糖还降不下来,这让宋先生逐渐对药物治疗失去了信心,而日常出外工作,随身携带胰岛素也不方便。因此,宋先生急于找到一种新的办法平稳血糖并改善症状。

专业分析

糖尿病的成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宋先生刚开始的时候是吃二甲双胍,原理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来降低血糖指标;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人体的胰岛功能逐步衰退,就会出现胰岛分泌不足的现象,这样一来,仅仅靠吃二甲双胍也不行了。

于是宋先生就加了吡格列酮和格列美脲两种降糖药。格列美脲属于磺脲类降糖药里,药效最强的促泌剂,可以通过促进胰岛细胞超负荷工作,使其多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时间一长,胰岛细胞受损越来越多,吃着格列美脲血糖也还是不好,说明胰岛功能的衰退情况进一步加重,即便再加大刺激,也不能分泌足量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

医学研究表明,当糖友确诊了糖尿病之后,患者自身的胰岛功能,就只剩下30%-50%。而长期用药来控制血糖的本质,就是把血糖数值打压下来,靠的是患者自身剩余的胰岛功能。但是这种方法却不能改变糖友自身的胰岛功能越来越差的局面,反而会造成降糖药的失效,以至于反复加药,血糖始终控制的不理想。这也是宋先生药越吃越多,却还是血糖不达标的根本原因。

建议和方法

1、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运动习惯;我们理解宋先生的工作需要,但毕竟身体是第一位的,在应酬面前,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健康的宝贵,尽可能的不要喝酒。在日常饮食上,多吃蔬菜粗粮,摄入优质蛋白。动物内脏不要吃。与此同时,每周保证至少运动3个小时以上,可以采取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等,在晚餐后半小时进行为宜。

2、修复胰岛功能,逆转糖代谢;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因为只有胰岛功能逐步修复,正常供给胰岛素,血糖才能够恢复平稳。目前,世界各国都对非药物修复胰岛功能的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与探讨,我们国家也已经通过三十年的科研,研究出了非药物修复胰岛功能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糖友更好的解决糖代谢紊乱的问题。

糖友反馈

坚持非药物调理一个周期后,宋先生的血糖情况大有改善。目前已经把格列美脲和吡格列酮全都停了,现在,宋先生的药量仅仅保持早晚各一片二甲双胍。但空腹血糖还是稳定在6以内,餐后血糖则是7-8,原有的乏力、泡沫尿等症状也都得到了改善。宋先生表示,再调理多一个周期,继续观察血糖值和身体情况,还是这样稳定的话,也把二甲双胍停了。

如果您也有高血糖的问题,想要了解控糖方法,可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人血糖3个月,从16降到6,只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