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糖尿病只有老年人才会得吗?
事实上,近年来糖尿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18-30岁的年轻白领也开始成为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而这样惊人变化与国人目前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过高的工作压力都有很大的相关性。
临床研究发现,刚刚步入糖尿病前期的患者都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作息实现逆转,而处于非糖尿病状态的朋友们又该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呢?
要想预防糖尿病,首先我们要知道——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1.一天中任一时间血糖≥11.1mmol/L(mg/dl);
2.空腹血糖水平≥7.0mmol/L(mg/d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mg/dl)。
哪些人容易患上糖尿病?
1.有家族遗传病史的人。
直系亲属中有患糖尿病的人,患上糖尿病的风险很大。
2.体重偏重的人。
体重偏重的人容易得糖尿病。
3.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
长期嗜甜,经常久坐不动,缺乏运动,导致血糖上升,长此以往,糖尿病来了。
如何预防糖尿病?
一、多运动,避免中心肥胖
现在大部分人的工作都处于久坐的状态,并且缺乏运动,很容易导致脂肪在腹部堆积,导致中心肥胖(我国男性正常腰围是85cm,女性为80cm)。合理运动不仅可以保持健康体重,还可以增强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
大量证据表明,每天进行30分钟的运动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和压力,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尤其是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
二、多吃蔬菜水果
每天食用g以上的非淀粉蔬菜和-克水果。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质,有助于延缓血糖的消化吸收,维持血糖稳定,减轻胰岛素的压力。
水果中有丰富的膳食纤维,果糖的消化吸收速度并不快。而且很多研究发现,水果摄入与糖尿病的发生无显著关系,但是果汁除外。另外,有研究发现,水果中的花青素等多酚类物质可以保护胰岛中β细胞和胰岛素的活性。
三、少吃精细粮,适量增加全谷物的比例
精细粮(包括精制碳水化合物:面包、饼干等)中缺乏各类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餐后升糖指数相对较高,如果没有足够的运动将其代谢和消耗,长期的高血糖就会转化为脂肪,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研究发现,每天增加全谷物的摄入(48-80克),可以预防便秘、调节血脂。同时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可以降低26%。
四、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的植物性食物,少吃动物性蛋白质
优质的植物蛋白质食物中脂肪含量较低,可以降低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每天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的升糖速度,而且,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相对较慢,所以有助于增强饱腹感。建议每天的收入量为-克。
五、低脂、低盐、低糖饮食
物烹调方法以炖、煮、清蒸、烩、凉拌为佳,避免煎、炸、过油红烧。每日食盐不超过5克。
清淡饮食利于降低胰岛细胞负担。别忽视了酱油、辣酱等含盐量。可用醋、柠檬汁代替调味品。
六、按时吃饭
长期过饥过饱容易导致胰岛素紊乱,降低胰岛素的敏感度,容易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因此,按时吃饭、定量吃饭是非常重要的。
六、按时睡觉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或低质量睡眠会打乱人体内分泌平衡,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
最后,给大家做一个总结:“111”。
每天要运动半小时,每周运动5天
不喝甜饮料(0)
晚餐后“零”进食(0)
胖子每餐少吃1两饭
蔬菜每日至少1斤
每周最多外出就餐1次
所以,平时控制好饮食、注重运动、保证睡眠可以减轻胰岛负担,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