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监测血糖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患者不知道一天要查几次血糖,查空腹和餐后血糖到底有什么区别?
让我们给您详细介绍一下监测血糖的几个指标和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家怎样进行血糖监测?
血糖仪是糖尿病患者的标准配置、必备工具。医院做检查,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家通过快速血糖仪来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
在门诊,仍有少数患者从来不监测自己的血糖,总是凭感觉。
今天头有点晕、口干明显、尿多,就觉得可能是血糖高,少吃一点。这是非常不科学、也是不可取的,容易延误病情。
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非常重要,虽然目前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还不是非常清楚,还不能完全根治,但血糖控制的好坏,对其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血糖控制好的患者,可以和正常人一样,预期寿命也不会被影响。
1常用的监测指标(1)空腹、餐前和餐后2小时血糖:这是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常规点,一般采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糖。这是当时的即刻血糖,但需注意仅凭这个结果不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2)尿糖:在无条件或条件受限的地方,检测尿糖也是一种了解自我血糖控制情况的方法。但因为尿糖会受到肾糖阈的影响,对于肾糖阈增高的老年人或降低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尿糖就没有意义,甚至有误导治疗的可能。
对检测低血糖也没有帮助。所以说有一定的限制。
2血糖监测的频率血糖控制差的患者或病情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包括空腹、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有的还要加测午夜12点、凌晨3点的血糖等),直到血糖控制稳定。
当病情稳定,饮食控制、活动规律、血糖达标后,可每周监测1~2天,每天5次。
3血糖监测时间(1)餐前血糖:当血糖水平很高时,空腹血糖水平是首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