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治疗糖尿病问答
1.最佳的接诊患者类型?
答:最佳接诊患者为60岁以下2型糖尿病患者。
2.2型糖尿病不同病情阶段所对应的治疗周期,多久会停药?多久会停胰岛素?
答:轻重两型一般在治疗1-3次(每次间隔15天左右)后即可基本停药撤针,有并发症的患者相应延长治疗时间。两年内需配合吃补肝益肾的药食同源的食品。
3.治疗后血糖多久会稳定?
答:一般在遵医嘱下治疗1-3次后血糖指标基本稳定,但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还是需要按疗程治疗,以求长期稳定。(如果治疗1-3次后未能控制在以下血糖标准,可以按治疗无效处理)。
遵医嘱下治疗3-6次(1个疗程)后血糖情况基本稳定,参考标准值:
遵医嘱下治疗3-6次(1个疗程)后血糖情况基本稳定,参考标准值:
轻症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标准:
血糖(mmo1/L)指标目标值
空腹4.4-7.8
非空腹11.1-13
糖化血红蛋白(%)6.5-7.0
重症2型糖尿病患者或老年患者治疗控制标准:
血糖(mmo1/L)指标目标值
空腹4.4-9.0
非空腹11.1-13
糖化血红蛋白(%)7.8
4.如果没效该如何处理?治疗多久视为无效?
答:在严格遵从医嘱治疗1个疗程(1个疗程治疗3-6次,每次治疗间隔15天左右)未达到控制标准视为无效,医院检查指标为准。(根据长期临床经验第一个疗程有效,以后基本没问题。患者自身未按疗程要求提前结束治疗或在治疗中途因患者自身原因中断的,不在无效范围内)。
5.是否每次扎针都会有数据改变?在治疗期间是否会有数据不稳定的情况?
答:每次治疗结束后数据血糖值会有改善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血糖数据在治疗期间目标值中波动现象,属于正常。
6.患者治疗期间是否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答:需要进行,由治疗医生在具体治疗期间与患者进行沟通与教育。
7.该如何跟患者介绍我们所采用的治疗方法?
答:采用中医诊疗体系以原创的针刺法为主,遵从"一针、二灸、三用药”的诊治原则,辅以"健康饮食与运动相结合”的一整套治疗方案。
8.患者在治疗前提供的检查项目是什么?
答:提供近1个月之内生化全套;C肽;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静脉血糖值。
二、糖尿病治疗后注意事项:
1.每日检测血糖,空腹,餐后,和主管医师沟通检测几段血糖。
2.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吃第一口饭准确开始计算2小时时间,其余算随机血糖),拆封后的血糖试纸注意保持干燥不要放冰箱,3个月内用完。手指头如果不出血,不要过分用力挤压否则影响血糖值,可调节针头深度重新采血;
3.糖尿病人正规服用肽及营养粉,(营养粉注意水温不可过高,温凉3.血糖异常(大于16.6mmol/L或低于3.8mmol/L)症状:心慌,手抖,出汗,腹痛,恶心,头晕等症状,及时向医生汇报。
4.通过新中医针刺治疗大部分患者停止用胰岛素及降糖药,初期血糖会有波动,注意饮食定时定量,不要随意增减以利于医师观察客观指标,前期治疗血糖偏高的患者减少淀粉类食物,精米精面如面条,馒头,煎饼,土豆等,可以吃适量的杂粮,肉类,如牛肉,去皮的鸡、鸭、鱼,蛋,蔬菜,坚果等。
5.餐后30分钟适量运动,没有关节病的可以快走,骑车,腿脚不便的老年患者可以散步,或者躺在床上做大小腿的曲伸活动。
6.按时治疗,后面血糖平稳后可以适当放宽饮食逐步过渡到正常人饮食。
三、糖尿病饮食指导
1.必须戒除的食物:酒(包括各类型酒)。
2.需要减少甚至戒除的食物:淀粉类(面条、包子、馒头、大饼、土豆、山药、饼干、面包、稀饭、玉米淀粉等),因为淀粉类主食转化成的葡萄糖甚至比纯葡萄糖更多。
3.需要减少摄入的食物:盐、酱油、味精、孜然、咖喱、辣椒、内脂(如内酯豆腐)这些调料可以使原本的血糖升的更高。
4.避免和主食如米饭、面条一起吃的食物:紫菜、海带、萝卜、苦瓜、胡萝卜、番茄、大白菜,这些食物本身不会引起血糖升高,但是和主食一起吃会扩大主食的升糖效果。
5.建议可以多吃的食物:牛肉、蛋类、鸡鸭鱼肉去皮、各类新鲜蔬菜,(大葱、洋葱尤其好)、坚果;这些食物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转化成间接血糖不会立刻引起血糖冲高。
6.可以吃的水果:建议在餐前半小时适量吃的:苹果、桃子、车厘子、樱桃、草莓、西瓜、哈密瓜、无花果、芒果、荔枝;
7.尽量避免吃的水果:香蕉、柑橘(橙汁)、枇杷。
四、半年内三餐建议:
早餐:2个鸡蛋、两片木耳、两个核桃仁打碎和鸡蛋做蒸鸡蛋羹、一勺新中医营养粉;上午饿的话可以吃一些坚果。
午餐晚餐:牛肉、鸡鸭鱼肉任选一到两种,蔬菜自由搭配(建议多吃),一勺新中医营养粉。主食可以少吃或者杂粮米饭50g左右。
测血糖:
治疗初期:空腹、早餐后2小时、睡前。
平稳期:每周检测2-3次空腹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
糖尿病推荐食用“谷物杂粮”包括小米、玉米、薏米、黑米混合物。
小米:氨基酸组成不够理想,赖氨酸太少、亮氨酸太多,而赖氨酸又大量存在于豆类和肉类中,所以煮小米粥时加入适量豆类或肉类,可令营养更丰富、更合理,同时还可降低小米粥的生糖能力。
玉米:熟吃方便又营养,吃的时候最好将玉米胚也吃掉,因为很多营养成分都集中在里面,在煮玉米糁粥时可以加一点食用碱,这样可以使玉米中含有的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结合型烟酸发生化学反应,转变为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游离型烟酸,对糖尿病患者有益。
薏米:不仅含有高蛋白,还富含B族维生素、钙、铁、膳食纤维等是一种营养平衡的谷物。其中维生素B1对防治脚气病十分有益,可以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米中含有可令血管扩张的物质,有益于高血压等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
黑米:色素的作用在所有米中是最强的,这种色素中富含*酮类活性物质,对预防动脉硬化有很大的功用。黑米中的硒可以调节体内糖类的正常代谢,还能防止脂类在血管壁上的沉积,降低动脉硬化及冠心病、高血压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
五、糖尿病运动方案:
力量训练或抗阻力训练能够比有氧锻炼更好地保持血糖水平平稳。事实上运动医学会已经意识到了力量训练对糖尿病患者的益处,它建议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积极采用力量训练。此外,力量训练还有助于保持肌肉力量和加速新陈代谢功能。
推压双腿:用双手先紧抱一侧的大腿根稍用力从大腿自上而下按摩一直到脚踝,然后再从脚踝往回按摩至大腿根部,用同样方法按摩另一条腿。这样可以促进双腿的血液循环从而带动双足的循环。
甩腿:一手扶墙,脚尖向上、向前抬起,脚面绷直,腿也伸直,先向前甩动小腿,然后向后甩动,甩80~次后,两腿轮换甩动。这样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揉腿肚:用两手掌用力夹住小腿肚,以旋转的方式揉动,20~30次后换另一侧。这样可以疏通血脉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
扭膝:两脚平行靠拢,屈膝微向下蹲,双手放在膝盖上,顺时针揉动数十次,然后再换另一方向揉动,可治疗下肢无力、膝关节痛及疏通血脉。
推压双上肢:用单手轮推上肢内侧至中指尖。从而带动双上肢的循环。进餐后散步:每天静坐6-8小时的人患上糖尿病的可能性为19%。即使是在餐后半个小时散步15分钟,也能让餐后血糖水平在至少三个小时内下降。
在餐前进行一段时间短暂但较为剧烈的运动对于控制血糖比一天内进行长时间的运动更为有效。
六、糖尿病情绪调理重要性
机体在受到一些异乎寻常的刺激,比如说手术、外仿、电击、中*、感染、剧痛、刺激的情绪激动和严重的精神刺激引起的紧急状态,称为应激状态。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生长激素等分泌增加,而胰岛素分泌减少,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使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并抑制周围组织对糖的利用,使血糖升高。与之相拮抗的胰岛素分泌减少,又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处于应激状态下,血糖升高有利于保证体内重要器官比如说大脑、红细胞等的葡萄糖供应。正常人处于应激状态时,血糖不会过高,即使出现高血糖也是短智的,高血糖刺激胰岛B细胞,胰岛素分泌会随之增高,高血糖将很快得到纠正而恢复正常而糖屎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则失去这种激素的调节能力,处于应激状态时,高血糖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将使糖尿病恶化。所以糖病的病人要控制好情绪,减少更多应激因素,避免使自己暴露在各种不良的情况之下血糖恶化血糖升高,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好平稳的心境,然后减少更多不良的情绪才能控制好血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