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
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从年的4.2%迅速上升至年的12.8%,据估算,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约为1.亿,中国成人糖尿病前期比例约为35.2%。
糖尿病患者通常伴有机体多个系统的损伤,其中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最终可发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为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据统计,1型糖尿病患者中有40%的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20%的患者可发生糖尿病肾病。
目前,临床上多通过尿微量白蛋白(mAlb)及其与尿肌酐的比值(ACR)等指标来评估早期肾损伤情况,但由于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通过常规指标检测容易发生漏诊。
有研究显示,有10%的早期进行性肾功能减退糖尿病患者尿mAlb处于正常水平。因此,寻找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与尿ACR联合检测,以提高早期DN的诊断准确性是临床医生和实验室工作者长期以来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有多篇文献研究使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胱抑素C(CysC)、视*醇结合蛋白(RBP)等指标与ACR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组合一:
联合检测SAA+CysC+ACR
张如霖等的研究(参考文献2)中,DN组的血清CysC、SAA水平及尿ACR均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T2DM)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DN组血清CysC、SAA均与尿ACR呈正相关。
ROC曲线分析显示,尿ACR单项检测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为0.,大于血清CysC、SAA单项检测及2项联合检测;血清CysC、SAA和尿ACR联合检测诊断DN的曲线下面积为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1%和90.1%,见表2。
临床广泛采用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mAlb测定作为诊断和筛查DN的方法,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GFR和尿mAlb在提示DN早期肾损伤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SAA和CysC作为早期肾脏损伤敏感的生物标志物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血清CysC、SAA及尿ACR联合检测对早期DN诊断有更高的准确性。
CysC
CysC是一种碱性非糖化蛋白,人体内所有有核细胞均能分泌CysC,且不受年龄、性别、炎症、体质量、肌肉量等影响,CysC不与其他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只可被肾脏清除。
当肾功能出现轻微异常时,CysC水平便即刻升高,故CysC可作为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2型糖尿病(T2DM)早期肾病患者在接受全面治疗后,CysC水平明显下降,且降幅与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h尿白蛋白降幅呈正相关,与GFR降幅呈负相关,因此提示CysC可作为早期DN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
SAA
SAA的降解产物能以原纤维的形式沉积于各器官,造成器官严重的慢性炎症并发症。SAA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损伤,基底膜功能减弱时,其水平随之升高。作为炎症因子,SAA也可以激活中性粒细胞,增加其胞内活性氧的产生,使组织处于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导致肾脏实质细胞和肾血管的变性坏死;而且中性粒细胞在受到刺激之后,可分泌大量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作用于肾脏,从而增大炎症效应,促进肾小球增生肥大,合成更多的胶原,最终导致肾小球硬化,进一步促进DN的发展。
此外,SAA+CysC+ACR与肾穿刺活检相比符合率高。
熊学燕等(参考文献3)分析了血清淀粉样蛋白A、胱抑素C与ACR联合检测诊断符合率为96.67%(58/60),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8.31%(58/59),且诊断符合率与金标准(肾穿刺活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
组合二
HbA1c+SAA+CysC+血清RBP联检
李志伟等的研究(参考文献4)中,早期DN组HbA1c、CysC、SAA、RBP水平且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4项指标诊断早期DN灵敏度为HbA1cCysCRBPSAA,特异度为CysCSAARBPHbA1c,准确度为HbA1cCysCRBPSAA,当上述4项指标联合检测时,灵敏度及准确度均明显提高(P0.05),提示联合检测可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有效减少误诊及漏诊。
HbA1c
HbA1c是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经缓慢、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结合而成的稳定酮胺化合物,其不受采血时间、短期生活方式、是否空腹等因素影响,可有效反映采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当患者体内长期处于高糖水平时,HbA1c水平升高,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引起微血管循环障碍,损伤内皮细胞,加重肾脏缺血,引发基底膜屏障受损,导致微量白蛋白量增加。
RBP
RBP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1×的单链蛋白质,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广泛分布于人血清和尿液中。RBP半衰期约为18h,是一种快速转运蛋白,正常情况下,RBP与视*醇结合形成RBP-视*醇复合物(holo-RBP),holo-RBP与甲状腺素转运蛋白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剩下的游离RBP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并被肾近曲小管重吸收然后分解。
RBP稳定性强,血压和PH对其影响较小。当肾脏疾病导致肾脏滤过功能降低时,血液中RBP在体内蓄积,浓度即可升高。RBP与ACR呈正相关;随着肾功能损伤越来越严重,血清RBP水平越来越高,说明RBP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之一。
目前的文献研究虽然研究病例数有限,还有待更多的临床试验验证。但SAA、RBP等多种指标的联合检测为肾脏损伤的检测提供了更多参考依据,为减少肾组织活检等操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国赛生物可提供SAA、RBP、CysC、mAlb、HbA1c等多种指标的检测,为临床与科研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作者:小赛;编辑: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