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治疗糖尿病的重点。研究显示,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每下降1%,因周围血管病变导致截肢而死亡的风险下降43%,微血管并发症,如肾脏病变和失明等风险下降37%,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心肌梗死和卒中风险都有明显下降。这意味着,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血糖达标是控制糖尿病进展及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且越早达标获益越多。但现实是,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控制状况不容乐观。调查显示,我国T2DM患者的血糖达标率仅约为30%。
糖尿病并发症危害大
糖尿病的并发症包括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其中慢性并发症又可分为神经病变、大血管病变及微血管病变,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工作年龄成人致盲的首位因素;心血管疾病,是全球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早发死亡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病,占非创伤性截肢患者的1/3。对医生来说,治疗糖尿病最大的挑战不仅是血糖的控制,更是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处理,而后者亦是最终导致病人伤残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血糖控制达标是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基础。国际糖尿病领域两项大型研究——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DC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证实,严格控制血糖可以使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即肾、视网膜及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大约减少2/3,对大血管并发症(即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此外,要重视血压、血脂、尿酸等代谢指标,这些指标往往和大血管病变如冠心病、脑梗、下肢动脉闭塞关系密切。
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血糖控制目标指出,糖尿病患者以空腹血糖(FPG)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为达标。若3个月内未达标,应考虑联合或使用胰岛素,以稳定、有效地控制血糖。
低血糖的表现
一般来说,低血糖发生后会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轻微症状可有面色苍白、心悸、肢冷、冷汗、手颤、腿软、周身乏力、头昏、眼花、饥饿感、恐慌与焦虑等,这些都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的表现。另一方面,低血糖可危害中枢系统以及增加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低血糖可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痴呆甚至昏迷,有时还可对人体造成致命性打击,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或合并冠心病者,低血糖可诱发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可能造成猝死!
发生低血糖更可怕
事实上,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的常见不良反应。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能使我们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努力成为泡影。低血糖频发不仅影响血糖的良好控制,还会给糖尿病患者机体造成危害。
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作呢?
1、做到生活规律,定时进餐,服用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一定要及时进餐;
2、加强血糖的自我检测,一般每日测一到二次,以便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水平及了解血糖变化的影响因素;
3、运动量要比较恒定,量力而行,在外出运动时随身携带糖果备用;
4、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不要随意自行增减药量,每次用药前要记得核对药品及其剂量。要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巧,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吸收,以免药物使用过多引起低血糖。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学会自我血糖管理及血糖监测,谨防低血糖的发生及其危害,极其重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