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伟李玉报道近年来,帕金森病已成为中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据有关报告显示,因受环境污染、脑外伤、吸*等因素影响,帕金森患者正趋于年轻化,“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据该病总人数的10%。世界卫生组织专家预测,中国年的帕金森病患者将达到万,防治形势严峻。
年4月11日是世界第20个“世界帕金森日”,为了让广大市民科学认识帕金森病,同时让帕金森病患者及家属正确认识、科学防治帕金森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少负担和痛苦。4月10日,作为一家对帕金森病治疗拥有良医院,医院特意在七宝老街广场举办了“帕金森病的科学防治、健康知识普及”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闵行区七宝镇*府的大力支持。
10多位神经内外科知名专家为市民现场健康宣教
“今天是周末,刚好大家有时间过来检查。”考虑到市民的数量,医院的*支部书记朱敏表示,医院专门安排了10多位神经内外科知名专家为市民进行疾病筛查、诊断以及预防、护理、康复训练方法等相关指导。
10多位神经内外科知名专家一字排开为市民“排忧解难”
朱敏表示,现场还可以免费为各位市民免费测血糖、血压,市民可以根据自身血糖、血压状况和专家们进行健康咨询。同时,各位市民也可以拿自己的病例报告与专家进行交流,或是市民自身感觉到身体不适,也可以直接让专家进行检查。
在现场,记者看到医院院长唐镇生、神经内科资深专家李世平、李振并、陈厚信、张宁,功能神经外科医学硕士郭荣增医生、帕金森病精细化诊疗专家杨维干、神经外科专家王庆明、潘仁龙一字坐开,张罗着为广大市民“排忧解难”。
广大社区市民纷纷前来向专家咨询
市民排队测量血压和血糖
听说有健康宣教活动,大部分社区市民都是提前赶到指定地点排队,接受血压和血糖的测量。“我们原定9点正式开始,但是8点多就来了许多市民,我们就提前开始,”医护人员说。在测量中,记者发现,有的市民测量值偏高或偏低,医护人员对其提出了科学的饮食建议,要求他们少抽烟,多锻炼。
家住在青年路上的71岁的陈阿姨经常出现头晕,心跳偏慢。杨维干主任初步诊断后,建议她要做核磁共的检查,“一般来说,头晕多为脑梗的先兆,通过核磁共的检查来预防脑梗。还有,饮食也要注意,吃一些清淡的。”
专家杨维干给老年人进行健康建议
尽管前来咨询的市民多为老年人,但是在人群中,记者也发现了许多中年人和年轻人的身影。住在松江新桥的胡先生,今年41岁,“因为工作压力太大,经常出现头晕头痛。”另外,37岁的杨先生和26岁的齐先生也因工作压力大,头部经常出现疼痛等症状,杨先生甚至还做过脑瘤手术。
专家陈厚信给年轻朋友进行预防建议
专家陈厚信指出,工作压力大不是主要原因,头晕,头疼可能是因为脑部供血不足等“器质性病变”引起,比如脑肿瘤、电辐射等引起。陈厚信特别强调,在目前电子产品和电器盛行的时代,辐射污染最严重,年轻人因为使用电子产品辐射患病的概率很大,因此,年轻人使用电子产品要考虑到健康方式,“帕金森病的确切病因至今未明,这个辐射会对脑部造成损害,都有可能成为引发帕金森病的病因。”
吉林、台湾两地患者赶赴上海就医
宣教现场,除了上海地区的市民外,一对来自吉林的中年夫妻和一对来自台湾地区的老年夫妻来到上海就医,刚好遇到医院专家进行宣教,根据自身的病情,赶紧向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医院院长唐镇生进行咨询。
吉林的裴先生陪同自己爱人王女士来沪就医,碰到宣教前来咨询
吉林的裴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爱人王女士因为胃肠和神经方面出现病状,医院住院11天,不见好转,就到上海来求医,“来了以后,正犯愁找专家挂号,现在都知道挂号难啊,没想到我早上出门买菜,就发现专家正在宣教,于是就过来找专家看看。”
来自台湾地区的*老先生,患有23年的糖尿病史,同时,被查出帕金森病有3—4年时间,“我们一直在台湾那边进行药物治疗,但是效果不太好,就想到大陆这边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治疗。”*老先生的爱人说。
唐镇生院长正给来自台湾地区的*老先生进行用药建议
经唐镇生院长初步诊断,“他的症状是手颤抖,腿,腰僵硬,这些都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由于之前老先生是采取药物治疗,加上老先生的年龄比较大,我们还是建议他们在门诊部去购买一定药,加强一下药物治疗,对于帕金森病,药物治疗不能够停。”
帕金森病系列宣传、讲座引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