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陈洋洋济南报道
嘴里烂苹果味?空腹血糖超过30mmol/L?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呼吸困难?昏迷?
寒冷的新年第1个月,当这一连串的医学名词,瞬间集中在一个11岁男孩李言身上时,家长慌了。幸好,医院,济南专家连夜抢救,终于救回了孩子。
嘴里烂苹果味
11岁男孩陷入昏迷
1月3日,新年的第3天,当天早饭后开始,11岁的李言脸色苍黄、胸闷、没精神。家人赶紧帮他测体温,发现他没有高烧,还不到36℃,稍稍有所放心。
“可能多休息一会儿就好了吧?”家长打算再继续观察。
但孩子坚持到吃过午饭,仍然没精打采,一直犯困,呼吸不顺畅。从下午3点开始,胸闷加重,竟然变成了深大呼吸。
什么是深大呼吸?
“深大呼吸,就是指频率慢、幅度深、费力而节律相对规整的呼吸。”医院儿科主任赵红洋解释说,医院的时候,病情已经比较危险。
据介绍,深大呼吸,又称“酸中毒大呼吸”、“深度呼吸”等,常有鼾声及呼出的气体有特殊气味等特点。此种呼吸,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肝性脑病、脑出血等疾病。
李言说话越来越少,后来干脆昏迷了过去。
“这个孩子,来医院的时候,意识就处于昏迷状态了。皮肤弹性很差,深大呼吸,嘴里有那种烂苹果味儿,来前有呕吐、尿很少,我们第一考虑就是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赵红洋回忆说。
男孩瘦高个儿
怎么会是糖尿病?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患上糖尿病的儿童,应该都是小胖墩儿。
“他从小就不胖,怎么一下子就是糖尿病?”对于医生的初步诊断,患儿的家人都充满了疑惑。
然而,面对紧急血糖检测的结果,又只能面对现实:孩子的血糖水平竟超过30mmol/L!
“要知道,正常人空腹血糖水平为3.9~6.1mmol/L。空腹血糖浓度超过7.0mmol/L,则称为高血糖。李言的血糖超过了30mmol/L,超标多少可想而知。”
对于患儿家人的种种疑问,赵红洋解释说:“肥胖是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这个患儿得的是1型糖尿病,所以和胖没关系。”
赵红洋介绍,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范畴,多发于青少年,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1型糖尿病跟饮食结构的关系并不是很大,它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定的遗传背景基础上,感染等因素诱发的β细胞功能受损的自身免疫病。”
事情到了这一步,患儿家人才恍然大悟。
家长焦急的回忆说,在一个多月前,就发现孩子有时精神状态不好,常常吃的多喝的多,尿量也有点增多。由于他从小一直是这样瘦高个儿的体形,所以就没往糖尿病那方面考虑。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儿科医生怎么急救?
这种病情的孩子到底该怎么救?
病情加重的突然,患儿全家不知所措。
赵红洋安慰他们说,对于儿童的任何突发病症,快速做出正确的诊断与评估是最重要的,这是展开急救的基础。所幸孩子病情没有再拖下去,还有救治的希望。
为了保住李言的性命,医院连夜展开急救。吸氧、快递静滴、胰岛素快速泵入降血糖……从1月3日夜晚紧急救治,终于到了1月4日凌晨开始,孩子的意识逐渐恢复,深大呼吸显著改善,尿量增加了,各项化验指标趋于平趋。
“算是初步扭转了局面!”赵红洋说:“快速扩容补液,胰岛素降糖,抗感染,补钾,适度纠酸,这五位一体的次序急救措施,是依据严格的治疗规范制定,并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的。但接下来的治疗仍然极其关键。”
少吃少喝能治病?
单纯饮食控制不可取!
“既然是糖尿病,严格控制孩子的饮食,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还要用胰岛素泵?”李言入院4天后,医生建议应用胰岛素泵维持血糖稳定,他的家人拒绝了。
医院治疗团队成员周晓博士介绍说,这个孩子的家长对这种糖尿病治疗存在误区,认为通过饮食控制,就可以解决问题,这是不对的。
“1型糖尿病,特别是当病情发展到酮症酸中毒昏迷的程度,在通过一系列急救措施,解除了致命危机以后,还必须让患儿胰岛素恢复到一定水平,而胰岛素自身分泌能力受到破坏,必须依赖外源性供给,并且要结合饮食调控的程度与结果,进行有规律的增减调整胰岛素用量。”周晓介绍,在未采取干细胞移植等增加胰岛素分泌量的尖端技术治疗前,尽量维持血糖稳态,仍然离不开注射胰岛素的经典干预。
通过医生与患儿家长的反复沟通,医院后续的治疗方案获得家长认可,并顺利执行,直到孩子出院之前,各项指标都平稳下降了。
1月18日,李言顺利好转出院,医生们也替他松了一口气。
11岁的孩子,1型糖尿病,一发病就是酮症酸中毒昏迷的程度,到底怎么回事?这种病怎么判断呢?
“直白一点说,这是因为孩子体内的胰岛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量绝对不足引起来的,由于症状不是特别明显,家长容易忽视患儿的糖尿病早期表现,因此容易耽搁病情。加之感染等因素推波助澜,最终诱发酮症酸中毒。”周晓解释说。
“近年来,我们接诊的各型糖尿病患儿逐渐增多,希望家长们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千万不要大意。”赵红洋强调说,快速确诊并规范抢救,需要专业的儿科内分泌医师团队。家长千万不可盲目在家观察,或者自己给孩子乱吃药,以免耽误孩子病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