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怕了!不声不响的,突然就看不见了,没想到竟然是糖尿病惹的祸。”1个多月前,双眼险失明的经历,让家住北京朝阳区的陈先生,不禁谈“糖”色变。
陈先生今年40岁,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在工作中一刻不敢松懈,也因此疏忽了5年前就开始出现的视力模糊问题。直到1个多月前,陈先生双眼视力突然急剧下降,医院寻求帮助。
经医院谷威谷院长检查后,陈先生被确诊为双眼严重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合并纤维增殖,右眼视力0.07,左眼视力仅有手动(只能看到眼前摆动的手指),已处于失明的边缘,病情十分危急,必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
原来多年前,陈先生就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他在通过治疗,血糖降到了正常范围之后,认为糖尿病已经好了,没有继续进行控糖治疗,导致年纪轻轻就患上了“糖网”。
谷威院长介绍,“糖网”是由于长期、慢性的高血糖引起血管的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逐渐引起视网膜微血管的损伤,进而发生出血、水肿、渗出等临床表现,而此时病情还仅属于“糖网”早、中期,在医学上称为“非增殖期”。如果不引起重视,病情逐渐加重,会导致新生血管的出现,甚至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病变由“非增殖期”发展为“增殖期”,最终导致失明。
像陈先生这类严重的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极为严苛:术者需在仅有一张白纸厚度的柔软透明视网膜上,剥离出粘连极其紧密的增殖膜,手术全程犹如在针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则功亏一篑。谷威院长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技术跨过一道道难关,为陈先生顺利完成了手术治疗,陈先生成功摆脱了黑暗,重见光明,双眼视力也在稳步恢复中。
《年糖尿病眼病人群洞察报告》中显示,未被确诊为糖网的糖尿病患者,患病时长多在5年内;而已经被确诊为糖网的患者,患病时间大多在5年以上。因此糖尿病患病5年是糖网发生的高危期,且随着患病时间增长,发生“糖网”等疾病的可能性越大;在已发现病变的患者中,有将近三分之一者未能按照医嘱定期接受检查和治疗。
“糖网”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尽管出现了眼底出血,但只要没有波及黄斑,视力可能依然不受影响,因此极易被忽视。可是一旦出现了视力下降等症状,病情往往已经相当严重,患者也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不仅如此,中晚期“糖网”,还会对视力造成永久性损害,严重者可致盲,且病程不可逆。
只有越早发现,越早治疗,“糖网”对视力的损伤才会越小。谷威院长建议广大“糖友”做好以下4件事:
其一,严格控制血糖。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医疗手段进行血糖监测与管理、血压控制、血脂调节;
其二,定期检查眼底。一旦确诊糖尿病,每隔三个月至医院检查眼底,以明确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其三,注意控制饮食。合理分配每天的饮食,持之以恒,不可放松;
其四,日常注意适当运动,科学用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增加体力活动,尽量避免长时间用眼。(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姬薇通讯员张文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