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一个儿子的泣血记录胰腺癌父亲的最后13个
TUhjnbcbe - 2025/5/3 18:01:00

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在肿瘤领域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据柳叶刀杂志记载,胰腺癌确诊后的五年生存率约10%,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因为胰腺位于人体腹部的深面,癌症早期没有任何的症状和体征,不痛也不痒,当患者出现腹痛,身体皮肤和眼睛发黄,发热,消瘦,大便呈陶土样颜色的时候,往往是癌症的中晚期了,这时候的治疗效果就非常差了。

前几天,一位粉丝给我发了私信,讲述了他父亲患上了胰腺癌,但却因为没有及时发现,导致多次错过了疾病的暗示,儿子如今非常遗憾,私信内容具体如下:

一个儿子的泣血记录:胰腺癌父亲的最后13个月,多次错过疾病暗示

年12月,这是父亲第一次错过早期发现胰腺癌的机会,由于父亲有老胃病,那段时间,他总说自己厌食,不想吃肉,经过胃部检查,发现父亲有胃溃疡、胃食管反流、慢性胃炎等多种毛病,开了常规药物后,我们全家人都以为接下来不会有事。

可见,胰腺癌早期的一些症状,会跟肠胃疾病发生混淆。

年2月的一天深夜,父亲突然感到后背疼痛,当时以为是急性胰腺炎,医院检查打了止疼针,父亲的症状有所缓解,所以再次没有重视这个疾病,这是第二次错过了发现胰腺癌的机会。

年四月,父亲的病情到了很严重的地步,甚至连走上几百米的路都觉得气喘吁吁,我不放医院做检查,B超上显示多处表现为局限性的增大,里面可以看到异常的回声肿块,经过进一步检查后,父亲被确诊为胰腺癌晚期,而且根据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无法进行手术了。

听到结果后的我和父亲感到非常震惊的同时又责备自己,为什么之前不看重病情的发展,错过了疾病的多次暗示,当时我的泪就忍不住流落了下来。

但父亲很坚强,坚持用化疗来延续生命,直到父亲病危时还和我约定“临终时不抢就不举行告别仪式”,我尊重了他的遗愿。

从确诊到死亡,父亲坚持了13个月的时间,虽然他已经离开了人世,但依旧永远活在我心里。

胰腺癌症状不容忽视,高危人群要警惕

1、上腹部不适及隐痛

腹痛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2、黄疸

头癌在腺癌中最多见,胰腺癌如果长在胰头部位,会引起胆汁排泄障碍,出现进行性加重的黄疸。黄疸的原因有很多,肝炎、导管结石、胰腺炎等都可能导致黄疸,如果有明确的原因就不用担心,如果黄疸的原因不清楚,那就要想到会不会是胰腺癌导致。

3、消瘦和乏力

起病之初即可出现明显的消瘦,体重下降,晚期出现恶病质,患者极度消瘦,呈“皮包骨头,形如骷髅”,贫血、无力,甚至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极度痛苦,全身衰竭。

4、发热

胰腺癌引起的发热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胆管阻塞造成了继发感染;这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也可以使用西药抗生素但是分泌物继续存在,因此要反复发热。第二是癌细胞坏死,引起的吸收热。

5、消化道症状

没有食欲,腹胀,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有的患者可以出现恶心、呕吐。如果肿瘤压迫十二指肠,还会出现消化道梗阻或出血。

由于胰腺癌的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想要早期发现胰腺癌,只有通过定期体检了。对于40岁上的男性,如果有长期吸烟,糖尿病,慢性胰腺炎的病史,应该每年接受定期检查。

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以下几种

血液生化检查

早期无特异性血生化改变,肿瘤累及肝脏、阻塞胆管时可引起相应的生化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汁酸、胆红素等升高。

肿瘤晚期,伴随恶液质,可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低蛋白血症,另外血糖变化也与胰腺癌发病或进展有关,需注意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

腹部超声

是胰腺癌普查和诊断的首选方法,其特点是操作简便、无损伤、无放射性、可多轴面观察,并能较好地显示胰腺内部结构、胆道有无梗阻及梗阻部位。

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可以揭示肿瘤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帮助鉴别和诊断不同性质的肿瘤,凭借实时显像和多切面显像的灵活特性,在评价肿瘤微血管灌注和引导介入治疗方面具有优势。

CT检查

CT检查可以显示胰腺肿瘤的位置、大小及肿瘤与血管间的关系,就连直径只有1cm左右的肿瘤也能发现。

写在最后:

由于胰腺癌症状不太明显,因此不容易被发现,而且它自身恶性程度也高,发现时晚期的概率很大,即便接受了治疗,生存期也并不理想。

所以医生建议大家,保持每年一到两次体检,一旦发现身体不适或表现出典型的胰腺癌征兆,不要拖延,医院检查,以免延误最佳的疾病治疗时机。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儿子的泣血记录胰腺癌父亲的最后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