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柳叶刀30岁诊断糖尿病预期寿命缩短1
TUhjnbcbe - 2025/3/11 17:15:00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糖尿病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特征,除了糖代谢紊乱外,也伴有脂代谢紊乱。虽然糖尿病不可怕,但血糖居高不下却会损害多个组织器官,从而诱发急性或慢性并发症,严重时可威胁生命。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据相关数据统计中国糖尿病患者达到了1.2亿人次,并且有逐年上涨的趋势。

中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1.6%,而糖尿病前期人群更是高达50.1%。也就是说,如今每两位成人当中就有1位是糖尿病的后备军,如果不及时干预,这些人在不久的将来极有可能进展为糖尿病,生活在糖尿病的阴影之下。糖尿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柳叶刀》子刊:0岁诊断糖尿病,预期寿命缩短14年!

现代社会带来了物质的极大丰富,却也给人类带来了疾病。肥胖、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加速了全世界范围内2型糖尿病的发展。年,全世界有约5.27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而且诊断年龄越来越提前。

诊断糖尿病与预期寿命缩短有关。此前有研究认为,患有2型糖尿病的成年人平均比无糖尿病成年人早6年死亡。但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数据,并没有说明诊断年龄是否会产生影响。

《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者们分析了超过万人的队列研究数据,发现2型糖尿病诊断时间与全因死亡风险升高之前存在显著的线性剂量反应。

相较非糖尿病患者,0-9岁诊断2型糖尿病与死亡风险升高%有关;在40-49岁、50-59岁、60-69岁和70岁及以上这四个年龄段诊断,风险升高则分别为%、84%、57%和9%。

综合来说,诊断时间每提前10年,就与预期寿命减少-4年有关。

总体来说,糖尿病诊断时间每早10年,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4%,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19%,其他原因死亡风险增加18%。

依照年美国的预期寿命数据,以50岁作为评估的时间点,相较没有糖尿病的人,在0岁时诊断出糖尿病者平均少活14年,40岁诊断出糖尿病者平均少活10年,50岁诊断则数据为6年。

而按照欧盟年的数据,这几个数字分别为1年、9年和5年。

以上数据表明,糖尿病诊断年龄越早,死亡风险越高。这说明在一般人群潜在死亡风险较低的年龄,糖尿病的相对影响越大;相反,在潜在死亡风险较高的老年人中,糖尿病的影响占比更小。

二、得了糖尿病,还能治好吗?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跟感冒不一样,感冒好了就是好了,可以痊愈,但糖尿病就像是近视眼,一旦出现后,就会伴随病人一辈子,而度数越深,需要带的镜片就越厚,如同糖尿病越严重,所需要的药量就越多,甚至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

但是虽然糖尿病无法被治愈,却有机会可以缓解。

缓解是指糖尿病有机会恢复到不需吃药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病人只需要靠饮食及生活型态的控制,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就可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人的范围里。

在过去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刚发生第二型糖尿病的肥胖病人,因为他们胰岛素分泌能力都还有一定程度的尚存,所以在大幅度减重后(体重的10%以上),有很大的机会可以达到缓解状态,同时也大大地改善生活质量、脂肪肝、性功能及减少心血管风险。

缓解的机会取决于胰岛β细胞剩余的能力

有多少机会能缓解,取决于胰岛β细胞剩余的能力。

一般来说,当糖尿病的病人被诊断糖尿病时,他们体内残存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能力可能已剩不到原来的一半,所以如果病友们是已经发现高血糖很久,但却没有持续

1
查看完整版本: 柳叶刀30岁诊断糖尿病预期寿命缩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