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获悉,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公共卫生学院牵头的一项关于我国糖尿病患病和治疗状况的研究显示,年至年期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成年人中约有12.4%患有糖尿病,且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相关研究日前在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
该研究基于我国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数据,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采集和分析了年至年与年至年两个时间段的总计34万余名研究对象的数据。研究显示,年至年期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由10.9%增加到12.4%。
据该研究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教授王丽敏介绍,年,只有约1/3的糖尿病患者知道自己患病,近1/3接受过治疗,在接受治疗的人中约1/2血糖水平得到控制。年至年期间,女性的知晓率和治疗率明显高于男性;农村居民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治疗者的控制率均有所提升。
该研究显示,年至年期间,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没有得到明显改善,部分危险因素甚至变得更为严重。例如,红肉摄入量过多的比例从32.6%增加到42.3%,身体活动不足率从16.0%增加到22.0%。
而根据我国判断肥胖的体重指数(BMI)标准,5年间我国肥胖患病率从14.1%上升到16.5%;中心性肥胖从31.6%增加到35.4%。到年,一半左右成年人处于超重或肥胖状态。
研究人员介绍,考虑到我国庞大的糖尿病前期人群数量以及还在上升的肥胖态势等因素,如果不加大糖尿病防控力度,未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吴静是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之一。她认为,面对我国成年人糖尿病变化趋势,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协调、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防控机制,采取综合行动,控制危险因素,针对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进行及早干预,遏制或减缓糖尿病发生。
该研究的另一位共同通讯作者、西安交通大学全球健康研究院院长王友发建议,今后,我国需要加强糖尿病的早筛查、早诊断和有效治疗管理。他说:“特别是要提升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慢性病管理的水平,采用精准防控措施,帮助实现‘健康中国’行动目标。”(记者沐铁城、顾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