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在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
关于糖尿病,从早期发现到病情加重,少则几个月,多则数十年,所以防治的过程尤为重要。很多人在糖尿病早期不加以重视,到了病情变严重才想着去治疗,却发现已经晚了。
其实,糖尿病的发病初期、晚期各有特点,掌握正确的防治策略尤为重要。
但是,最为关键的还是糖尿病的急性期,因为这个阶段关乎生命,所以患者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这个环节,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急性期反应,才能够更好的度过危险期。
那么,糖尿病的急性期表现如何?该怎样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这4个该知道的知识,大家需要要了解。
1.糖尿病的急性期表现有哪些?
从糖尿病发病的急性期阶段来看,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相关症状,比如患者会出现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这其中又可以细分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等,这些急性期反应表现非常严重,甚至可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
所以,临床上也特别重视这些异常体征,只有采取积极的防治策略,才可以使患者转危为安。
2.为什么会有糖尿病急性期表现?
血糖本来是身体所必需的,可以给身体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但是,糖尿病患者身体的血糖值,会比正常人群高出很多倍,这就导致身体的血糖明显超标,从而给身体的正常新陈代谢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关于糖尿病的代谢,其高血糖需要通过糖代谢,完成从糖原分解利用,最终被身体消耗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中间产物,如果血糖超标了,会产生更多的酮体,这种物质一旦超标,就有可能会导致酮症酸中毒,归根结底是糖代谢异常所致的代谢性疾病。
3.糖尿病急性期应该如何进行治疗?
出现了糖尿病急性期反应,应该如何正确治疗?首先,应该给患者的身体进行快速补液,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患者身体缺水的情况,同时还能够促进身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加快身体的体液循环。
其次是要进行适当的胰岛素治疗,因为胰岛素是可以用来降血糖的,在患者出现了急性期反应之后,采取适当的胰岛素可以帮助降低血糖,从而抑制酮体的生成,这对于应对酮症酸中毒等相关症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要针对患者出现的代谢紊乱,特别是电解质失衡方面,进行对症治疗,包括抗感染、纠正心衰、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均需要进行积极的应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