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发病人群比较庞大的疾病,糖尿病本身也是一个“大家族”,涉及到多个分支,比如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那么这些不同的糖尿病类型是不是都有同一个诊断流程呢?糖尿病的诊断流程到底是怎样的?
首先要搞清楚糖尿病这个疾病虽然本身是慢性病,发病机制和治疗都比较复杂,但是糖尿病的诊断一般不难,只要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mmol/L,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mmol/L即可确诊。
也就是说只要血糖在餐后两小时或者在空腹的时候出现异常升高,都应该警惕是否患有糖尿病。那么,糖尿病的诊断流程是怎样的?测一次血糖就能诊断吗?除了测血糖,这个也很重要。如果只是偶尔发现一次,那么我们可以通过“糖基化血红蛋白”来进行诊断,糖基化血红蛋白,缩写为HbA1c。
它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非酶促反应结合的产物,由于人体检测出的这个反应不可逆,HbA1c水平稳定,所以它可以用来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这个指标是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对于糖尿病的确诊,其实也没那么简单,除了诊断为糖尿病之后,还不是结束,还应该对糖尿病进行分型,对于普通的糖尿病,一般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这也是人们广为熟知的分型了。
1型糖尿病的发病年龄轻,常见于30岁以下的人群,而且起病突然,会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的症状,血糖值也比较高。虽然1型糖尿病的症状比较明显,但很多患者却是因为酮症酸中毒就医才确诊的。对于1型糖尿病的治疗,一般单用口服药无效,需用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人,一般肥胖的中老年群体都需要警惕这个疾病,因为肥胖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高,同时还常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等疾病。起病隐袭,早期无任何症状,有时候仅有轻度乏力、口渴,血糖增高不明显者需做糖耐量试验才能确诊。血清胰岛素水平早期正常或增高,晚期低下。
基于以上,无论糖尿病患者最终被诊断为哪种类型的糖尿病,都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药物或者胰岛素治疗,而不能自己放任不管,否则的话很可能会导致比较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