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一些糖尿病前期人群运动的建议
TUhjnbcbe - 2025/1/13 21:49:00
白癜风诊疗体系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01/6298359.html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最严重的慢性病之一,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分别高达11.6%和50.1%,且仍呈现上升趋势,我国已成为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约有5亿中国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该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如不采取措施预防糖尿病前期人群向糖尿病转化,我国糖尿病患者将进一步增加。研究认为,糖尿病前期的发生发展与缺乏运动密切相关,通过运动干预可以显著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糖调节受损状态。因此,运动疗法在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预防和治疗中愈发受到重视。

1.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指正常葡萄糖稳态和糖尿病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是由正常人发展至糖尿病患者的必经阶段,又被称为糖调节受损(impairedglucoseregulation,IGR),IGR常分为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mpairedfastingglucose,IFG)和糖耐量减退(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2个亚型。目前我国采用的糖尿病前期诊断标准为空腹血糖6.1~7.0mmol/L,或餐后2小时口服糖耐量7.8~11.1mmol/L,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ADA)将糖化血红蛋白5.7%~6.4%和/或空腹血糖5.6~6.9mmol/L作为IFG的诊断标准,餐后2小时口服糖耐量7.8~11.0mmol/L作为IGT的诊断标准。一般认为,在发生发展至临床糖尿病以前,患者将经历长达10年左右的潜隐期,因此,在非糖尿病人群中尚存较多已诊断或未诊断的IGR人群。在糖尿病前期阶段,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即已发生,这类人群也是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人群,而且其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素分泌也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但鉴于IGR患者尚无明显临床症状,且通过一定的干预和治疗具有逆转的可能性,因此也是血糖干预的最佳阶段。运动疗法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手段。

2.指南推荐

各版糖尿病相关指南中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干预均不同程度地推荐运动疗法。年美国糖尿病学会与美国运动医学学会联合颁布的《美国糖尿病运动指南》阐述了运动对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在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并强调了专业的运动前评估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运动干预中的重要地位,对如何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提出了原则性的指导。此外,美国糖尿病协会在最新推出的《年ADA糖尿病诊疗标准》中再次强调应鼓励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儿童每天参加至少60分钟的体力活动(B级证据),并建议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至少进行分钟中等强度有氧体力活动(A级证据)。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明确提出糖尿病前期人群应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并定期随访,给予社会心理支持,以确保患者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长期坚持;随后颁布的《中国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中进一步指出运动治疗应贯穿于糖尿病治疗的全过程,对糖尿病前期、伴有或不伴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治疗方案,在长期的运动治疗过程中专业团队应定期对训练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适时调整运动量以获得最大的治疗效益。

3.糖尿病前期的运动疗法

3.1有氧运动

规律的有氧运动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前期的重要手段。研究认为,适宜的有氧运动不仅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增强骨骼肌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还具有保护心血管的作用,对于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归为正常人群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有氧运动项目具有多样性,能使患者对运动保持兴趣,从而增强其依从性和主动性。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游泳、自行车、传统运动、有氧操和球类运动等。

3.2高强度间歇训练

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intensityintervaltraining,HIIT)是指在短时间内的高强度运动和短时间的休息交替进行,并完成多组重复的运动。研究发现,高强度间歇训练能增强肌肉氧化能力,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心血管功能,还能够通过激活PGC-1α信号通路引起骨骼肌细胞线粒体的增殖,并使骨骼肌毛细血管数量增加,另外由于高强度间歇训练达到相同运动量所需的锻炼时间大幅度减少,使其在量-效关系上具有高度的经济性,也有利于患者坚持锻炼。国内王娟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分析提出,较长时间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可以改善多项糖尿病前期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Rowan将35名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组进行为期12周的干预,结果发现,12周高强度间歇训练运动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血糖控制、内脏脂肪以及有氧运动能力。Mary将32名糖尿病前期人群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组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结果发现,在短期内高强度间歇训练较传统中等强度持续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体力活动能力、血压和心肺功能。

3.3抗阻训练

抗阻运动(resistancetraining,RT)能有效增加肌肉力量和预防骨质疏松等,且抗阻运动对改善糖脂代谢及心血管功能也有显著效果。国内罗曦娟将糖尿病前期受试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抗阻运动组以及对照组,进行12周的运动干预后,观察各组受试者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抗阻运动可以使糖尿病前期人群空腹和餐后2小时口服糖耐量显著下降,且抗阻运动对空腹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优于有氧运动,但对肥胖相关细胞因子无明显影响。汪亚群选取糖尿病前期人群60例,随机将其分为抗阻组、有氧组、对照组,每组20例,按预定方案干预3个月后测定各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及相关体格指标。结果发现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均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空腹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患者身体质量指数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影响均不明显,抗阻运动对降低餐后2h血糖水平有显著优势。此外Eikenberg的研究表明抗阻运动能有效改善IFT患者餐后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结果,但对IGT或联合IGT和IFT患者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目前临床应用中,抗阻运动多和有氧运动联合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并取得不错的效果。陆丽荣通过抗阻-有氧组、抗阻组、有氧组和空白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相比于单纯有氧组和抗阻组,抗阻联合有氧运动能更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代谢指标,尤其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改善效果更优。

根据已有循证医学证据,糖尿病前期人群运动干预应根据个人运动测试能力结果,推荐中等或较大强度有氧运动为主,建议该人群坚持每周锻炼4~7天,每次40~60分钟,运动强度控制在40%~60%储备摄氧量(VO2R)或储备心率(HRR)。若要达到更好的控血糖效果,则需更高的强度(≥60%VO2R/HRR),并随着个体体适能的提高,逐渐提高体力活动水平强度并积极对抗运动厌倦情绪。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扩展,抗阻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的优势也开始体现,但二者的安全性一直都是运动医学工作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些糖尿病前期人群运动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