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肿瘤科教授4个症状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预警
TUhjnbcbe - 2025/1/5 23:23:00

一旦被诊断为结直肠癌,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打击,许多患者及家属都会视其为“绝症”,不断问:“结直肠癌可以怎么治?”、“结直肠癌能治好吗?”、“我还能活多久?”……

那么,这些问题的真实答案是怎样的呢?

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今天,《39健康网》请来了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让他来跟大家一起聊聊如何正确面对结直肠癌。

聚焦筛查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上升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持续上升的趋势。

根据年《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年结直肠癌新发病例42.92万人,死亡病例28.14万人。其中,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结直肠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只表现为便血、腹泻或便秘,而这些症状往往很容易会被误诊为痔疮、肛裂、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秘、阑尾炎等疾病,要引起患者甚至医生的足够重视。”面对当下的结直肠癌的诊治现状,李进教授坦言:大众的预防与筛查意识亟待提高。

首先,如果患者出现便血、脓血便、大便形状改变、大便习惯改变等情况,医院进行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其次,45岁-55岁以上的人群,特别是男性,每隔一年到两年,医院做一次体检,进行肠镜筛查,这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重要手段;

同时,有结直肠癌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属于高危患者,应该每隔医院进行体检,排查结直肠癌的可能。

此外,伴有肥胖、吸烟、糖尿病、肥胖等高危因素的人群,即使没有症状,也应积极参与结直肠癌筛查。

1
查看完整版本: 肿瘤科教授4个症状可能是大肠癌的早期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