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型糖尿病(LADA)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影响血糖的因素太多,有没一个稳定的指标是
TUhjnbcbe - 2025/1/3 18:38:00
刘军连简介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1/9393598.html

经常会听到糖友说:我相隔十分钟测了两次血糖,怎么还相差了两个点啊?到底哪个准哟,血糖受影响的因素很多,诸如:饮食、运动、用药、操作方面等等,那有没有一个指标是稳定的呢?

当然有!

稳如泰山的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与血红蛋白上的游离氨基酸发生非酶促反应形成的,即成熟的红细胞中血红蛋白被糖基化,血红蛋白与葡萄糖形成牢固的结合体

换句话说就是血糖天生就和血红蛋白很好,血液中的葡萄糖容易和血红蛋白结合,血红蛋白又在红细胞中,这种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体称为糖化血红蛋白。

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过程非常缓慢,一旦结合上了就不容易发生变化。这种结合在2周后成为不可逆的,所以糖化血红蛋白要比血糖稳定得多,不像血糖那样变化多端。

很多人就在糖尿病的边缘,但实际上检测一次血糖还不太高,这时候糖化血红蛋白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短时间内的血糖升高,不会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短时间内的血糖降低,同样也不能使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下降。由于红细胞的寿命约为天,故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能反映2~3个月的平均血糖的变化情况。

具体地说,血糖仅代表抽血时瞬间血糖的变化,糖化血红蛋白则代表近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由此可见糖化血红蛋白的重要性和稳定性。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

第6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版)把糖化血红蛋白正式纳入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化血红蛋白≥6.5%作为切点,辅助糖尿病的诊断。

糖化血红蛋白也已被列入常规判断糖尿病病情长期控制好坏的重要参考指标。

糖化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内,代表着近期血糖控制得比较理想。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受血糖浓度影响,血糖浓度越高,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就越多。

糖化血红蛋白可帮助医生和糖友了解抽血前较长一段时间内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它给医生提供了诊疗和合理用药比较可靠的客观指标。

所以糖化血红蛋白也被评价是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指标,是指导临床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内分泌科医生观察血糖高低最有力的帮手。

不同人群糖化控制标准也不一样

1、无糖尿病并发症和严重伴发疾病的年轻糖友

一般将HbA1c(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于6.5%,若降糖治疗无低血糖或体重增加等副作用者可使HbA1c6%。

2、口服降糖药物未达标加用或改用胰岛素的糖友

其血糖控制目标值可适当放宽至HbA1c7%,以减少低血糖和体重增加这两大副作用。

3、已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高风险的糖友

HbA1c≤7.5%,因为他们发生或再次发生CVD(脑血管疾病)风险明显增加,低血糖风险较高,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HbA1c控制在7%以下对大血管病变有益处。

4、老年糖尿病患者

若糖友脏器功能和认知能力良好、预期生存期15年,应严格控制HbA1c7%;若糖友合并其他疾病、预期生存期5~15年,可适当放宽HbA1c8%;若糖友既往有严重低血糖史、合并其他严重疾病、预期生存期5年,可放宽到HbA1c9%。

5、低血糖高危险人群

糖尿病病程15年,有无感知低血糖病史、有严重伴发病如肝肾功能不全或全天血糖波动较大并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的糖友,很难设定其HbA1c的靶目标,最重要的是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也许HbA1c控制在7%~9%是可以接受的。

6、妊娠期高血糖

①对于计划妊娠的糖尿病人,应严格控制血糖目标值HbA1c6.5%,如应用胰岛素可适当放宽HbA1c7%,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②孕期血糖控制,妊前糖尿病或妊娠期发现的糖尿病在不发生低血糖前提下,理想目标值为HbA1c6%。

1
查看完整版本: 影响血糖的因素太多,有没一个稳定的指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