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深潜atom第篇原创作品
年8月10日,国家药监局公告显示,有两家做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网)识别的人工智能公司同时通过了NMPA批准,获得医疗器械三类证。但在获得NMPA三类证书后,两家公司却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年11月,这两家公司几乎在同一时间传出了重磅消息:11月4日,硅基仿生自主研发的14天免指血校准实时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已获批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1月5日,鹰瞳科技率先登陆港交所,摘下“医疗AI第一股”的桂冠。
相比较深挖眼科并且已经暂时“上岸”的鹰瞳科技,年成立的硅基仿生一头扎进了慢病管理的荆棘道路上,又能否像眼科市场一样顺风顺水呢?
01
同证不同路,
眼科并非硅基的主营业务
几年前,谷歌医疗也曾经将首个有望商业化的AI项目瞄向了眼科人工智能这个赛道,其产品可以在30秒之内识别出数种疾病,然而在其解散之时也未能获得任何收获。相比之下,国内的医疗AI企业是幸运的。就在年,市场对影像人工智能回归理性之时,年NMPA三类证书直接拉开了影像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大门,让影像人工智能开始扬帆起航。
眼科人工智能是最早被药监局纳入考核范畴的产品,早在年初,就建立了标准数据库。而在这个细分赛道,国内的参与者遍及产学研用各个领域。有上工医信这样的医疗信息化企业,有致远慧图、体素科技这样的创业公司,有百度这样的跨界巨头,也有爱尔眼科、BigVision医院和大学的研究机构,然而赛道的前半段硅基智能(硅基仿生子公司)和鹰瞳科技却率先出线。
硅基智能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底图像辅助诊断软件模块涉及云端诊断、医生诊断客户端和系统管理端。产品组成相对简单,只需要一个U盘与医疗机构的设备结合就可以实现智能诊断,并且可以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建议。
此前,深潜atom在与投资人的沟通中得知,一个NMPA三类证书价值在5亿左右。在进入创新通道后,硅基仿生成为了资本市场的香饽饽,在20年和21年完成了3轮融资。可以说,眼科人工智能产品成就了硅基仿生。
△硅基仿生融资史
硅基仿生对自己的定位是,“一家致力于医用有源植入和医疗人工智能研发与产业化的公司。硅基在研的项目包括植入式视网膜电刺激器、持续葡萄糖监测、糖网筛查和胃癌筛查。项目范围覆盖了健康管理、慢病管理、疾病筛查、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等。”
同样的产品和服务,但双方的商业模式并不相同。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硅基智能走着常规的AI落地方式,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等途径落地其产品,对于商业模式创新似乎并不在意;鹰瞳科技在院内探索的同时,也在进行着院外的模式探索,在保险机构、体检中心、视光中心等场景广泛应用。
在硅基仿生的众多投资机构中有一个名字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