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聚焦糖尿病
血糖测试仪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
糖尿病患病人数在全球范围持续增长,年全球糖尿病联合会出版的糖尿病地图集预计:
全球共4.25亿;预计到年将达到6.29亿。
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14亿,预计到年将达到1.5亿。以每年万的速度递增。
糖尿病是一种古老但却很致命的疾病,每年导致万人死亡,还是心脏病、中风、失眠、肾衰竭、截肢手术的主要病因。糖尿病已经成为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被医学界称为“万病之源”。
近3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的第三大杀手,且发病年龄有日益年轻的趋势。
02认识糖尿病
认识糖尿病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紊乱的疾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功能失调所引起胰岛素的作用如一把钥匙,打开了利用葡萄糖的大门。葡萄糖进入人体内,需要胰岛素介导,才能形成我们的日常所需的能量,或合成肝糖原、脂肪,以供日后使用。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因无法利用而在体内升高。
糖尿病分型
糖尿病分型正常人:通过胰岛分泌正常多的胰岛素;
1型糖尿病人:无胰岛素分泌
2型糖尿病人:分泌少量的胰岛素或者胰岛素无法正常工作;
妊娠糖尿病:女性在怀孕期间发生的糖尿病
特殊类型糖尿病:有遗传、感染、药物、化学物质所致的糖尿病。
1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此病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期,此为第一特点。除了儿童之外,实际上1型糖尿病也可能发生在一生中各个年龄段,特别是更年期。
1型糖尿病的第二个特点是发病一般比较急骤,口渴、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乏力消瘦,体重急剧下降等症状十分明显,有的患者首发即有酮症酸中毒。
1型糖尿病的第三个特点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患者需要终身注射外源性胰岛素以控制血糖,所以1型糖尿病原来又称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可能是:
01自身免疫系统缺陷
02遗传因素
03病毒感染可能是诱因
04其他因素
2型糖尿病(占比已达到93.7%以上)
2型糖尿病中部分病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病人多肥胖,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此类病人早期症状不明显,仅有轻度乏力、口渴,常在明确诊断之前就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饮食治疗和口服降糖药多可有效。
另一部分病人以胰岛素分泌缺陷为主,临床上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2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可能是: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年龄因素
4、种族因素
5、生活方式
03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典型症状包括多食、多饮、皮肤瘙痒、乏力、多尿、消瘦等。
1、餐前低血糖:如果经常出现在进餐2-3小时后,出现多汗、颤抖、饥饿感、心悸感等症状,吃饭后可以缓解,需警惕早期糖尿病的可能。
2、性功能障碍:男性出现阳痿,女性出现性冷漠、月经失调等性功能障碍,也是糖尿病的症状。
3、视力减退或视力模糊:过早患有白内障、或视力减退,也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
04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长期血糖增高,大血管、微血管受损并危及心、脑、肾、周围神经、眼睛、足等,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糖尿病并发症高达多种,是目前已知并发症最多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死亡者有一半以上是心脑血管所致,10%是肾病变所致。因糖尿病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10~20倍。临床数据显示,糖尿病发病后10年左右,将有30%~40%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且并发症一旦产生,药物治疗很难逆转。
不仅如此,糖尿病给患者生活带来的不便之处数不胜数:
1、长期的服药;
2、注射胰岛素易形成大量的皮下硬结甚至是注射部位感染;
3、尿频、起夜次数多、肥胖、长期都需要忌口注意饮食等都让糖友们非常的困扰。
糖尿病七大健康风险:
1、99%导致糖尿病合并症。
2、15%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3、10%~20%的糖尿病患者肾衰竭。
4、5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病。
5、肢端坏死是导致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6、中风。
7、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白内障。
视网膜病变是最常见的严重糖尿病眼病,常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据统计,50%糖尿病病程在10年左右者可出现该病变,15年以上者达80%.糖尿病病情越重,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越高。该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后果,由于糖尿病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加之血液呈高凝状态,易造成血栓和血淤,甚至血管破裂。
美国国家糖尿病委员会报告称,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的失明几率高25倍。
糖尿病肾衰竭是最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衰竭的早期症状不明显,若诊断和治疗不及时,可使糖尿病肾衰竭的病情逐渐进展,继而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直至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衰竭患者或丧失劳动能力或导致死亡。
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引发的心血管系统的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主要包括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等。
约1/3的糖尿病患者存在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血症。
有些患者虽无高脂血症,但是可以有脂蛋白和载脂蛋白成分比例失调,因此,糖尿病容易并发动脉粥样硬化。
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高,其中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最高。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与外周血管疾病合并过高的机械压力,可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从轻度的神经症状到严重的溃疡、感染、血管疾病、Charcot关节病和神经病变性骨折。如果积极治疗不能充分解决下肢出现的症状和并发症,则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05糖尿病传统疗法
糖尿病传统疗法1、口服糖尿病药物:通过口服糖尿病药物,以增加胰岛素释放,减少可利用葡萄糖或降低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2、注射胰岛素:这种方法具有长期依赖性,属于非治愈性治疗手段,并且无法避免一系列并发症。
3、胰岛移植:对重症患者而言,这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案。
然而,供体的缺乏、胰腺和胰岛分离费用的高昂,移植产生的瞬间血液介导的炎性反应,需要多次移植和长期服用免疫排斥药物等问题,限制了胰岛移植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传统疗法的弊端
1、疗程长,终身服药。
2、依赖胰岛素降糖,无法正常饮食。
3、临床医学医学已无法治愈,只能缓解降糖,任其发展。
4、并发症的长期折磨足炎肾心脑血管。
06糖尿病干细胞疗法
糖尿病干细胞疗法干细胞疗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是目前得到全球认可的新型疗法,也是我国第一批被批准进入临床治疗的病种。
干细胞疗法原理:
1、有效修复胰岛素受体灵敏度
2、快速补充胰岛素受体数量
3、恢复胰腺β细胞正常功能
干细胞疗法作用:
1、获得更多的胰岛B细胞
2、激活、再生体内自身胰岛细胞
3、调节紊乱的免疫系统
4、降低胰岛素的抵抗作用
5、释放的多种因子来刺激新血管的形成和调节炎症
干细胞疗法效果
1、降低空腹血糖
2、降低糖化血红蛋白
3、摆脱胰岛素药物的依赖
4、高效逆转早期并发症并远离并发症
干细胞疗法优势
干细胞的医疗机理就是通过植入干细胞,机体损伤信号能够刺激干细胞往受损的器官和组织迁移以及分化,从而达到再生与修复胰腺组织和器官、促进胰岛β细胞的形成和分泌,动态平衡血糖、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干细胞疗法对糖尿病的治疗,是目前得到全球认可的新型疗法,也是我国第一批被批准进入临床治疗的病种。
1、安全可靠。
2、主要指标回归正常。
3、见效快
4、无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