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作者:兴业证券,张忆东、周逸)
1、公司简介: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军者
智云健康科技集团是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领军者,为医疗价值链上的所有主要参与者(医院、药店、制药公司、患者和医生)提供解决方案,其医院SaaS医院慢病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和标准化,也是唯一一个其自行研发的人工智能物联医院使用的经中国国家药监局认证医疗器械的行业参与者。公司的主要产品服务组合有3类:院内解决方案、药店解决方案和个人慢病解决方案。院内解决方案方面,医院SaaS智云医汇产是中国首款将院内慢病管理流程数字化和标准化的产品,已部署在中国2,医院。药店解决方案方面,公司的药店SaaS智云问诊产品已经部署在中国,多家药店。个人解决方案方面,公司的个人慢病管理医云健康平台拥有超过87,名注册医生及约2,万注册用户。年,公司的平台开出约1.53亿张处方,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数字化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
紧随全球发售完成后,HaoYuanhealthLimited及PrimeForestAssetsLimited将持有约15.23%及12.49%的股本。其中HaoYuanhealthLimited全部权益由匡明先生(作为委托人)建立的信托持有。最终匡明先生将持股15.23%,为本公司的控股股东,连同各委托授出人在上市时于本公司持有的股份中50%股份的表决代理权,匡明先生将控制本公司合计约21.88%的表决权。
公司的董事会由五名董事组成,包括一名执行董事匡明先生、一名非执行董事李家聪先生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洪伟力博士、张赛音先生和AngKhaiMeng先生。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团队由五名成员组成,即匡明先生(创始人、执行董事、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黎黎女士(首席财务官)、王静旭先生(医院业务和发展副总裁)、李刚先生(技术部负责人)和左颖晖女士(供应链及客服部副总裁)。该等兢兢业业的行业资深人士在管理、财务、业务营运、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方面拥有相辅相成的技能,以成功管理及经营公司的业务。
2、行业概况
2.1、中国医疗卫生行业概览
中国是第二大医疗卫生经济体,其医疗卫生支出相当可观且稳步增长。医疗卫生支出是指在一段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整个国家在与医疗卫生有关的服务和产品上花费的总费用。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中国于年的医疗卫生总支出为人民币7.23万亿元,预计到年将达到人民币11.49万亿元,从年到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7%,到年将进一步达到人民币16.64万亿元。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91亿,并预计将继续增长,年达到2.47亿,年达到3.18亿。年颁布的「健康中国」及年颁布的「十四五规划」均强调医疗卫生行业在中国发展规划中的战略重要性。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不断提升服务提供商的医疗能力及服务接收者的体验,增加客户的付款意愿。因此,人口老龄化加速,加上利好政策和技术进步,表明医疗卫生行业的市场不断增长。
在有利的政策和持续的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医疗卫生行业的不同部门都有明显的加速数字化趋势,这导致了中国数字化健康和保健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年中国整个数字化健康和保健市场的规模将达到人民币1.51万亿元,从年到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7.5%,并在年进一步达到人民币4.17万亿元,从年到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2.5%。
2.2、中国慢病管理市场概览
中国的慢病管理市场,拥有庞大的患者群体和高增长潜力,是中国医疗卫生市场最重要的细分市场之一。至年底中国分别有1.33亿糖尿病患者、3.24亿高血压患者和8,万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而且这些患者群体预计将持续增长。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统计,中国的慢病医疗卫生支出预计将从年的人民币4.10万亿元(占医疗卫生总支出的56.7%)增长到年的人民币12.48万亿元(占医疗卫生总支出的75.0%)。此外,年,慢病的处方量占全部处方量的87.0%,预计年将占90.0%。
2.2.1、中国的慢病管理同时面临着多重挑战
数字化水平低。整个慢病管理细分市场仍处于数字化的早期阶段。中国的慢病管理以院内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医院,除了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的院内随访或配药外,其仅能依靠自已进行疾病管理。
由于缺乏自动化的电子病历生成和更新、院内和院外的病况跟踪以及系统的患者数据分析,导致慢病管理十分低效。此外,中国还没有全国性患者数据库来支持数字化慢病管理,也缺乏一站式解决方案来监测患者的情况,以及在院外管理彼等的慢病,而院外管理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庞大的患者基群及日益普遍的慢病。中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预计将从年的13.5%上升到年的21.9%,预期会达到3.亿人。中国的人口结构转变预计将产生对慢病管理的巨大需求。伴随着慢病发病率的上升,与年龄有关的慢病支出一直占据着中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这一趋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快速增长的基础患者群以及在慢病上沉重的直接支出,以下典型慢病便是力证。年,中国高血压患者人数为3.亿,预计年和年将分别增加到3.亿和3.88亿;年高血压治疗的直接支出为约人民币4,亿元。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为1.亿,预计年和年将分别增加到1.亿和1.亿;年糖尿病治疗的直接支出为约人民币7,亿元。
优质医疗资源的匮乏与分配不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中国的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医院,医院总数的37.9%,但在年通过门诊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总量中占89.2%。这种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使得高质量的诊断和医疗服务稀缺,不易为有需要的人获得。
欠佳的医疗服务经验。优质医疗资源的匮乏导致患者体验不佳。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年,平均而言,中国患者用于线下门诊的时间通常为3个小时,其中医生诊断的时间仅占8分钟。尽管其病情所需,但低效且不愉快的门诊体验使慢病患者不愿意与医生保持定期接触。
慢病管理的保险保障有限。中国在慢病方面的医疗卫生支出可以分为四类:1)基本医疗保险支出是指由国家医疗保险支付的支出。2)商业医疗保险支出是由非政府实体提供和管理的商业健康保险所支付的支出。3)自付费用是指由患者直接承担的支出,包括费用分摊、自费部分和其他由私人家庭直接支付的开支。4)其他支出是指包括除健康保险支出、社会慈善支出及捐款以外的政府财政支出在内的支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医疗卫生支出乃定义为该等四类支付方式中前三类,即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商业医疗保险支出及自负费用的总开支。年,慢病医疗卫生支出达到大约3万亿元。在中国,自付的慢病管理支出较大,于年达到1.36万亿元,占慢病医疗卫生支出的45.6%。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及商业医疗卫生保险分别承担慢病医疗卫生支出的47.8%和6.6%。
2.2.2、数字慢病管理解决方案核心价值特点
慢病患者不仅要求高效的诊断和院内医疗服务,而且还需要持续的院外管理。此外,慢病误诊的风险相对可控,且医疗过失的潜在负面后果相对有限。数字慢病管理解决方案因此具备以下核心价值特点。
提供长期护理:数字慢病管理解决方案可长时间追踪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记录,可满足长期护理的要求。
可实现经常性诊断和治疗:数字慢病管理解决方案可以高效地提供经常性诊断和治疗,并让患者能远程与医生进行交流,随时随地接受诊断和治疗。因此,与院内就诊相比,患者可以节省时间和费用。
系统性地记录和储存医疗数据:数字慢病管理解决方案透过于院内外(包括居家)使用AIoT医疗器械实现健康状况追踪及记录。每次诊断和治疗后,基于互联网的医疗记录,包括健康状况、疾病发展状况、用药情况、治疗手段、过敏反应等,均以电子方式存储,为患者下次诊断和治疗提供实质性便利。
解决医疗资源有限及分布不均的问题:数字慢病管理医院等医疗资源有限及分布不均的痛点。凭借互联网平台,患者可以不受地域医院医院的医生问诊,进行慢病的治疗和预防。
更容易购买处方药:通常在院外不便购买处方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可实现医生在线复核和开具处方后订购药物并安排送药上门。特别是,中国近期的政策指引正在促进处方外流,令医院外可更方便获取处方药。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市场包括慢病管理服务及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市场的市场规模由年的人民币亿元增至年的人民币1,亿元,期内复合年增长率达32.1%。预期市场规模将由年的人民币8,亿元进一步增长至年的人民币1.8万亿元,其中年至年与年至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分别为35.4%及17.7%。
中国慢病管理市场的准入门坎
人才门坎:慢病管理行业为技术密集型市场。专业资质需要在医疗保健领域积累丰富经验并综合应用各种跨行业技术。因此,该行业需要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新进入者难以获得行业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监管门坎:医疗保健行业为受高度规管的行业,各领域均设有许可规定。例如,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网络内容提供商(ICP)证书。资本门坎:为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慢病管理企业可能需投资高额资金用于研发、品牌推广、渠道建设及产品服务。财务能力有限的企业难以有效运作其资金,于行业内取得进一步发展。关系门坎:提供SaaS平台、药物及医疗器械等慢病解决方案是慢病管理业务的核心所在,与上流供货商及下流医疗机构及药店维持关系的能力至关重要,但新进入者难以获得该能力。
2.2.3、慢病管理的主要趋势——扩大处方药外流
处方药外流是一个重要的新兴趋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处方药外流的潜在普及率预计最高将增加到占中国门诊药品销售的87.6%。在处方药外流扩大的推动下,院外渠道药品销售所占的比例预计将继续增加。在这一长期趋势中,药店和其他院外平台需要更广泛的客户群、供应链能力和处方流通能力。(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2.4、慢病管理的主要趋势——为慢病管理赋能的数字基础设施
由于慢病需要院内和院外管理,形成一个无缝整合的解决方案,为了向患者提供该等解决方案,需要建立数字基础设施以连通整个价值链中的利益相关者,如医院、药店、保险公司和其他参与者。数字基础设施的主要裨益阐述如下。
医疗卫生资源的整合:与将院内诊断和日常治疗分开的传统慢病管理不同,数字慢病管医院才有的医疗资源与院外医疗卫生资源整合起来,使患者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得到综合医疗服务。
源于技术的高效率:先进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医疗大数据,使数字化慢病平台能够更高效率地工作。在数字慢病管理平台的先进技术支持下,一名医生每天可以回答近2,个问诊。相比之下,医院中,一名医生每天只能处理个问诊。
改善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慢病管理的数字化通过方便地连接主要利益相关者,简化诊治、处方开具和治疗过程,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生态系统,加强对更多医疗资源的获取,对提高医疗卫生系统的服务质量有重大价值。
行业利益相关者的无缝合作:慢病管理的数字平台建起了一个生态系统,卫生系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即医院、药店、制药公司、患者及医生等)都深度参与其中,将有利于系统间的沟通和互动。
2.3、中国数字医疗营销概览
数字营销服务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以及广泛的技术赋能网络来进行医疗产品及服务全渠道营销的营销方法。中国政府实施了有关下调医疗产品价格及减少分销渠道层级的规定,促使制药和医疗器械公司广泛采用数字医疗营销来提高销售及营销效率。年,由于「两票制」和使用带量采购方法的集中采购全国试点项目等多项旨在降低院内药品价格及减少分销渠道层级的政府法规的实施,数字营销服务开始于中国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销售收入下降导致制药公司在传统营销方法和数字营销服务之间重新分配资源。
企业的医疗卫生营销支出从年的人民币3,亿元(数字营销服务占比0.5%)增加到年的人民币4,亿元(数字营销服务渗透率为3.3%)。该等企业预计将于年花费约人民币7,亿元(数字营销服务渗透率将为14.7%),于年花费约人民币1.1万亿元(数字医疗营销市场人民币3,亿元、营销服务渗透率33.0%)。
数字营销服务带来的主要裨益
广泛且有效的覆盖:医院和药店提供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营销服务提供商可以快速地建立全国性覆盖网络。通医院医院信息系统中,SaaS医院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并可以通过定期的系统更新来推广相关内容。
迎合医生需求更为有效的推广:新一代数字营销能力方便制药公司更好地触达医生。医生据此可根据患者健康状况及需求了解可用及适合的治疗,能够做出较有益的处方决策。因此,制药公司的营销效果得到提升。
更佳效率:与耗时费力的传统营销不同,数字营销服务提供了更高效的备选方案以及更广泛的外延范围。具体而言,与需要面对面互动的传统营销活动相比,数字营销可以更迅速地开展营销活动;而且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数字反馈。
激发对先进治疗方法的需求: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提供者,致力于保持处于医疗技术的前沿,并寻求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数字营销服务平台使医生能够获得大量最新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资料,并帮助彼等做出更有依据的临床决策。
卓越的营销分析和洞察:数字营销服务提供渠道让制药和医疗公司能够通过其强医院。自数字营销服务获得的数据反馈可以为医疗公司就其相关活动提供有意义的见解,并使他们能够向特定的群体推销其产品。
3、公司产品:为中国数字化慢病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慢病患者群体,针对慢病的医疗支出在医疗整体支出中占很大比重,且国内医疗服务仍医院。为抓住现有院内慢病管理市场并将该市场扩展到院外场景,公司采取了「医院为先」战略,为院内院外的患者提供全面的慢病管理体验,医院、药店、制药公司、医生及患者,并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涵盖主要慢病,如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公司提供的解决方案覆盖了院内院外数字化慢病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医院及药店用品以及个人慢病管理产品产生收益,亦通过提供数字营销、SaaS及其他服务产生收益。
公司的服务组合主要包括以下各项:
1.院内解决方案。通过医院医疗用品供应(医疗器械、耗材和药品),医院SaaS,以及向制药公司提供的数字营销服务,医院满足对慢病患者进行高效且有效的院内管理需求。凭医院网络,直接或间接通过经销商为供医院医院用品。
2.药店解决方案。通过公司的药店医疗用品供应(医疗器械、耗材、药品和其他类别商品)以及药店SaaS,满足了慢病患者对院外问诊和处方开具服务的需求。公司直接或通过经销商间接提供主要与慢病管理相关的药店医疗用品。凭借公司的经销商及药店网络,通过批发给经销商或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为供货商向终端药房客户分销药店用品。公司的药店SaaS赋能药店进行在线开处方和配药。公司亦提供增值服务,如在